[实用新型]管件侧冲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843.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伟;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成汽车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件侧冲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加工管件侧面冲孔的侧冲模具。
背景技术
对工件进行冲孔是某些零部件的必经工序,一般都是采用将冲压模具安装在冲压机上进行冲孔。但冲压机的运动都是上下的垂直运动,而有些零部件需要在侧面冲孔,虽然市场上有些模具已经能够完成工件的侧面冲孔,但大都是采用弹簧对冲头做侧向弹性运动,来达到侧冲孔目的。由于弹簧容易疲劳,所以不能稳定和持久生产。另外,这些侧面冲孔模具,一般一次只能完成一个或一组,当工件需要在侧面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进行冲孔时,需要工人对该工件反复的进行冲孔,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侧冲模具,利用冲床上下运动原理,设计机械式侧向运动冲压结构完成管件侧面冲压,并且可以根据管件侧面的加工需要,设置冲头的数量及位置,实现只需一次冲压就可以完成管件侧面多方位的冲孔加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件侧冲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从上至下包括盖板、导轨板、插刀固定板和下托板,所述盖板和导轨板的中心安装有冲头导正圈,所述下托板顶部的中心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顶在冲头导正圈下端设置的压板上,所述冲头导正圈的中心安装有冲孔凹模,导轨板和插刀固定板之间设有定位柱,导轨板上至少设有一套滑块冲压系统,每套滑块冲压系统安装在导轨板的径向凹槽内包括插刀、滑块、冲头固定块和冲头,所述滑块能在凹槽能左右滑动,所述插刀的底部安装在插刀固定板上,插刀位于导轨板和盖板之间的部分安装在滑块内,滑块与插刀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斜面,所述斜面使滑块下滑时滑向冲头导正圈的方向,所述冲头固定块安装在滑块靠近冲头导正圈的一侧,所述冲头安装在冲头固定块上且面向冲孔凹模。待加工管件套在下模的冲孔内膜上,当上模压在下模盖板上,下模盖板受力,推动滑块沿着插刀斜面下滑,滑块在下滑的过程中带动冲头固定块、导轨板和冲头导正圈一起往下运动,冲头导正圈下端设置的压板压缩第一弹簧,由于导轨板和插刀固定板之间设有导柱,导轨板和冲头导正圈只能垂直上下运动,因此滑块在下滑过程中还带动冲头固定块沿着导轨板向冲头导正圈方向运动,进而使安装在冲头固定块上的冲头冲向冲孔凹模,完成对待加工管件的冲孔。冲孔完成后,上模离开下模盖板,第一弹簧上弹,顶起冲头导正圈进而带动导轨板推动滑块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从上至下包括模柄、上模座、上模板和上模内脱,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内脱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上模座底部设有上限位柱。上模内脱压在待加工管件上,上模板和上限位柱压在下模的盖板上,同时,上限位柱还可以防止下模的插刀顶部顶在上模的上模座上。所述下模的盖板和导轨板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模的插刀固定板和下托板之间设有下垫脚。
所述下模的导轨板的底部设有下限位柱,用来限定导轨板的下行距离。
所述下模的冲孔凹模的下端设有与冲孔凹模相通的废料管,所述废料管下部穿出下托板,通过废料管,可以将冲孔时产生的废料及时排除,避免了工人清理废料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侧冲模具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利用冲床上下运动原理,设计机械式侧向运动冲压结构完成管件侧面冲压,并且可以根据管件侧面的加工需要,在下模的导轨板上设置相应的滑块冲压系统数量,通过调节冲头在冲头固定块上的安装位置来调节冲孔位置,实现只需一次冲压就可以完成管件侧面多方位的冲孔加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轨板上滑块冲压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成汽车冲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成汽车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分类收集自动提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洗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