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用水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5312.0 | 申请日: | 201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磊 |
主分类号: | B65D8/04 | 分类号: | B65D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6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 水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桶。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饮用的自来水,因输送管道老化、破裂引起的二次污染和自来水中无法去除的重金属等杂质可能受到污染,因此人们希望有更优质的饮水使用。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饮用水厂生产的成品桶装饮用水和自助售水机自助灌装的桶装饮用水以提供净化水让人们使用。这种桶装饮用水的水桶属于多次循环容器,在使用一次后就必须对容器的内外进行彻底清洗,如果清洗的不彻底、不干净容器内就会长绿苔,滋生细菌,污染饮用水水质。
由于成品桶装饮用水和自助灌装的桶装饮用水的水桶,口径受饮水机限制,桶口尺寸较小,如图1所示,造型比较特殊,不能对容器内部进行手工深度清洗。
饮用水厂对装水桶的清洗方法大多采用旋转式毛刷深入容器内部对其清洗,这种方式的弊病在于容器内的死角无法彻底清洗,并且毛刷在清洗的过程中会掉落在容器内,体积较小不容易被发现,遗漏在容器内会对饮用水水质造成影响。
自助售水机自助灌装的饮用水桶由于没有这种毛刷清洗装置,根本就无法对装水容器进行清洗,水质根本就无法保障,时间长了以后,桶内因不能清洗而产生细菌和附着一些杂质,反而装上好水后会把好水变质。
因此,市场非常需要一种能够对饮用水水桶内部进行手工深度清洗消毒的桶装饮用水容器供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饮用水水桶内部进行手工深度清洗消毒的饮用水容器,以保证取水容器的卫生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饮用水桶,包括桶体,其中,还包括桶口变径接头;
所述桶口变径接头和所述桶体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螺纹,所述桶体和所述桶口变径接头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螺纹,所述桶口变径接头和所述桶体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啮合实现连接和固定。
所述的饮用水桶,其中,所述桶口变径接头和所述桶体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端口,所述桶口变径接头和饮水机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的直径小于桶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口的直径。
所述的饮用水桶,其中,所述桶口变径接头的第一螺纹的内壁或者外壁设置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啮合时密封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桶,通过把连接在桶体上的桶口变径接头拆下后,就可以把手伸入桶体内对桶体内部进行手工深度清洗消毒,也可以对桶口变径接头的内部进行手工深度清洗消毒,这样就保证了取水容器内部的清洁卫生从而不会对洁净的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饮用水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饮用水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饮用水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桶,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包括桶体1、密封圈2和桶口变径接头3。所述桶口变径接头3和所述桶体1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螺纹,所述桶体1和所述桶口变径接头3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螺纹,所述桶口变径接头3和所述桶体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啮合实现连接和固定。所述桶口变径接头3的第一螺纹的内壁或者外壁设置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用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啮合时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桶口变径接头3和所述桶体1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端口,所述桶口变径接头3和饮水机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的直径,优选的小于桶体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口的直径。
桶装饮用水容器在清洗时,如图2所示,把桶口变径接头3和密封圈2从桶体1上拆下,由于桶体1的第一端口的口径较大,就可以把手伸入桶体1的内部对其进行深度手工清洗消毒,也可以对密封圈2和桶口变径接头3的内部对其进行深度手工清洗消毒,从而保证了饮用水容器的内部卫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用水桶,通过在桶体上设置一个桶口变径接头,在拆掉变径接头后可以对饮用水容器的内部进行手工深度清洗消毒,保证了取水容器内部的清洁卫生,不会对洁净的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在取水容器内部无法进行手工深度清洗消毒方面的不足。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表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磊,未经何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5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防盗的主控电路
- 下一篇:公交显示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