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热压接头立体织物输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492.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西贝特传输系统(云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32 | 分类号: | B65G1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接头 立体 织物 输送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低延伸率、耐磨、耐切割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物流、汽车制造等行业的输送带。
背景技术
钢铁、物流、汽车制造等行业,现常使用单层立体织物结构输送带,该类输送带仅可以使用钢扣进行接驳,钢扣接驳部分不仅会磨损输送物,而且如操作不当将致使输送带从接头部位被拉断。另,如钢铁及汽车制造等行业所使用输送带和工艺处理带,由于输送物较重,一层立体织物常不能负荷这些行业的使用要求,导致输送带在短期内被拉长,从而出现输送带打滑现象,此时使用者不得不停机,重新张紧甚至更换所使用输送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钢铁、物流、汽车制造行业中使用的单层立体织物结构输送带容易磨损输送物,在操作中容易被拉断,难于承担重负荷,在输送过程中易打滑,维修频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热压接头立体织物输送带,其技术方案如下:
可热压接头立体织物输送带:
包括四层结构,由表层到底层依次为聚氯乙烯表层、立体织物层、聚氯乙烯中间层和聚酯织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所述聚氯乙烯表层的厚度为0.1mm,立体织物层的厚度为2.6mm,聚氯乙烯中间层的厚度为 0.7 mm,聚酯织物层的厚度为0.6 mm。
本实用新型除可热压接头外,更具有低延伸率、耐磨、耐切割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增加了输送带的抗拉强度,赋予了输送带低延伸率特性。另外,该实用新型的聚氯乙烯表层不仅保护了立体织物层,防止立体织物层因磨损而起毛,更硬化了织物,使织物不易被切断。聚氯乙烯中间层在连接上下织物的同时,使得该款输送带允许被分层、打齿,进行热压硫化接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可热压接头立体织物输送带:
包括四层结构,由表层到底层依次为聚氯乙烯表层1、立体织物层2、聚氯乙烯中间层3和聚酯织物层4。
聚氯乙烯表层1的厚度为0.1 mm,立体织物层2的厚度为2.6mm,聚氯乙烯中间层3的厚度为0.7 mm,聚酯织物层4的厚度为0.6 mm。
上述立体织物层2的材质为聚酯,聚酯织物层4的材质为聚酯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西贝特传输系统(云南)有限公司,未经爱西贝特传输系统(云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式紫外线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犁式卸料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