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开式可调百叶玻璃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4221.5 | 申请日: | 2013-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培 |
| 主分类号: | E06B7/08 | 分类号: | E06B7/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开 可调 百叶 玻璃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开式可调百叶玻璃窗。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玻璃窗基本都采用平移式和平推式两种,平移式的玻璃窗真正起作用的窗户只有一半,即使窗开到最大,两扇窗户重叠,也只有一扇窗户的面积通风;平推式的窗一般是向外侧推出窗户,窗户延生到外侧会比较占用空间,会干扰晾着的衣服等物品,而且平推式的窗不太容易控制开窗的大小。而且上述两种窗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1.不易擦拭,尤其是窗户反面;2.雨天必须关闭窗户,如果开着窗就不能挡雨,雨水容易进入室内;3.窗户破裂必须整扇窗更换,成本高;4.安全无保障,如果有幼儿在窗口又无人照顾,容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开窗面积大,方便擦拭,挡雨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全开式可调百叶玻璃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开式可调百叶玻璃窗,包括窗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玻璃片,玻璃片互相平行排列在窗框内,玻璃片的两侧通过传动轴安装在窗框的两侧内壁,玻璃片可沿传动轴旋转,所有玻璃片成竖直状态时,相邻两块玻璃片之间有10~20mm的部分重合;所述的一侧窗框上设置有一列转动拨叉,转动拨叉的数量与玻璃片相同,每个转动拨叉分别与一块玻璃片上的传动轴连接,所有转动拨叉之间通过一根竖直的连杆连接;所述其中一个转动拨叉上设置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控制一个转动拨叉转动,所有转动拨叉通过连杆联动,使所有玻璃片同步转动;控制转动把手,使所有玻璃片转动至竖直状态,玻璃窗关闭,每相邻两块玻璃片之间有部分重合,可以保证密封;控制转动把手,使所有玻璃片逐渐转动至水平状态,玻璃窗逐渐打开,直至完全打开,使整个窗框范围内都与外界连通,没有玻璃片阻挡,玻璃窗完全打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杆为分段式结构,每两个转动拨叉之间的部分连杆均可拆卸。连杆一体时,所有转动拨叉可以同步转动;连杆拆分时,每个或每几个转动拨叉可以分别转动,从而单独控制每块玻璃片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拨叉的末端设置有连杆安装孔,连杆上设置有若干连杆孔,连杆孔的数量与转动拨叉的数量相同,连杆孔的位置与连杆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连杆通过连杆销与转动拨叉连接,连杆销穿过连杆孔和连杆安装孔。连杆通过连杆销与每个转动拨叉连接,带动连着的转动拨叉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拨叉的中部设置有传动销孔,转动拨叉与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销连接,传动销穿过传动销孔与传动轴固定。转动拨叉通过传动销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玻璃片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拨叉的前端设置有手柄安装槽,转动把手安装在手柄安装槽内。所有玻璃片同步转动时,直接通过转动把手控制玻璃片的开合即可,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片的宽度不超过窗框侧壁的厚度。使得玻璃片只在窗框范围内转动,不会影响窗框范围外的物品,如窗帘、悬挂的衣服等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1.所有玻璃片旋转到水平位置时,玻璃窗完全打开,充分利用整个窗框内的空间,不存在阻挡的地方;2.每块玻璃片都可旋转,擦拭反面时只要旋转过来即可,非常方便;3.雨天,只要将玻璃片旋转至合适的角度,雨水就不会进入室内,同时又可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4.玻璃片不小心碎裂,只需更换单块玻璃片即可,其余玻璃片无需更换,节约了成本;5.玻璃片宽度较小,可以有效防止幼儿跌出窗外;6.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调节每块玻璃片的角度,控制窗口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玻璃片半开状态。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片全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片全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培,未经沈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