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编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3590.2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明旭 |
主分类号: | H01H19/02 | 分类号: | H01H19/02;H01H19/10;H01H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编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编码开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旋转式编码开关又称小型旋转编码器,是指具有一组有规律且严格时序脉冲的开关电子元器件。通过与IC的配合,起到递增,递减,翻页等功能,例:鼠标的翻页,菜单的选择,音响的声音与调节,频率的调节,多仕炉的温度调节,医用器械的频率调节等。
市场上的旋转式编码开关品种繁多,但往往结构设计不够理想,安装程序繁琐,如目前市场上的一种旋转式编码开关的转子部件是采用中间两面为通孔状,在组装时需先插入一根滚轮轴棒在转子通孔中,再安装PCBA到鼠标下盖中,其中滚轮轴棒和滚轮相接触,而滚轮也是此开关的控制模块,此种安装程序繁琐,不能有效达到自动化安装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达到从下到上来自动安装效果的旋转式编码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包括基座和外壳,所述基座套入外壳的内部,所述基座的下方设置有插脚端子,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一面上设置有簧片槽,并在簧片槽内设置有簧片,所述转子上安装簧片槽的面上还设置有实心棱角柱,所述实心棱角柱的一端凸出至外壳的外部,使滚轮直接可以从上面放下去,所述转子的另一面上设置有带有内棱角孔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凸出至外壳的外部,并与外壳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子槽,所述转子位于所述转子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所述实心棱角柱位于转子一面的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所述外壳为铁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转子上安装簧片槽的面上还设置有实心棱角柱,实心棱角柱的一端凸出至外壳的外部,并与滚轮相连接,转子的另一面上设置有带有内棱角孔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一端凸出至外壳的外部,并与外壳固定,这样,可以通过带有内棱角孔的固定柱来固定转子的位置,通过实心棱角柱与滚轮相连接,可以直接通过滚轮控制实心棱角柱来达到控制目的,从而实现自动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包括基座1和外壳2,基座套入外壳的内部,基座的下方设置有插脚端子3,基座上设置有转子4,转子的一面上设置有簧片槽5,并在簧片槽内设置有簧片6,转子上安装簧片槽的面上还设置有实心棱角柱7,实心棱角柱的一端凸出至外壳的外部,并与滚轮相连接,转子的另一面上设置有带有内棱角孔的固定柱8,固定柱的一端凸出至外壳的外部,并与外壳固定,这样,可以通过带有内棱角孔的固定柱来固定转子的位置,通过实心棱角柱与滚轮相连接,可以直接通过滚轮控制实心棱角柱来达到控制目的,从而实现自动安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基座上设置有转子槽,转子位于转子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实心棱角柱位于转子一面的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编码开关,外壳为铁外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明旭,未经林明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3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机车用高压隔离开关
- 下一篇:防爆控制按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