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压碳纤维发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2963.4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赖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懿明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低压 碳纤维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发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低压碳纤维发热片。
背景技术
市场上低压(指36V以下)供电的碳纤维发热片主要由碳纤维发热线和套设在碳纤维发热线上的绝缘体组成。绝缘体通常采用硅胶、铁氟龙或PT膜制成,这些绝缘体的柔软性要差于碳纤维发热线的柔软性,从而导致整个碳纤维发热片的硬度较高,且不易弯曲。
目前,大多低压发热片用在电热马甲、手套、袜子、外套、肘部镇痛理疗方面。碳纤维发热线加设绝缘体后,容易导致碳纤维热量不能快速渗透到人体的表皮,这样既会降低人体表皮所感受到的温度,又会阻碍部分碳纤维发热时产生的远红外线。另外,如需提高碳纤维的发热量,则需通过增加大功率电源,从而增大耗电量,不利于节能环保。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碳纤维发热片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低压碳纤维发热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低压碳纤维发热片,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由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组成,所述第二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所述第一层是由针棉或铺棉构成的棉层,所述第二层是由碳纤维发热裸线构成的发热层,所述第三层是由无纺布构成的粘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采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采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采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再用缝合方式加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低压碳纤维发热片,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由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组成,所述第二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所述第一层是由针棉或铺棉构成的棉层,所述第二层是由碳纤维发热裸线构成的发热层,所述第三层是由无纺布构成的粘衬层。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碳纤维裸线铺设在粘衬层上,通过碳纤维裸线上铺设棉层,极大地提高了发热体的保温和柔软性,不仅能够提高远红外线的利用率,增强人体各部位镇痛的舒适性和透气性;而且可以使发热体快速发热,提高30%的加热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热体;11、第一层;12、第二层;13、第三层;
2、直流变压器;3、交流变压器;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低压碳纤维发热片,包括发热体1,所述发热体1由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组成,所述第二层12位于第一层11和第三层13之间;所述第一层11是由针棉或铺棉构成的棉层,所述第二层12是由碳纤维发热裸线构成的发热层,所述第三层13是由无纺布构成的粘衬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层11和第二层12采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采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层11和第三层13采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再用缝合方式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如图2所示,发热体1通过导线4依次连接有直流变压器2和交流变压器3。交流变压器3直接与100~240V的交流电源连接,100~240V的交流电源通过交流变压器3转变为7~24V的交流电源。7~24V的交流电源通过直流变压器2转变为1~24V的直流电源,1~24V的直流电源直接提供给发热体1使用;发热体1通过直流电源发热供人们使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低压直流电源供给发热体使用,既不会让碳纤维发热裸线伤及人体,也可以提高远红外线利用率,确保人体各部位镇痛的舒适性和透气性;另外,还能提高发热量,降低电源功率,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懿明,未经赖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2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