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棚钻机动力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642.2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苟向锋;朱凌云;陈志刚;陈代林;张义军;许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从动力头后端安装钻杆的管棚钻机动力头,该管棚钻机动力头主要应用于管棚钻机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棚超前支护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软弱围岩中隧道掘进的新技术,管棚钻机是管棚法施工技术中最关键的设备,它的作用是沿着隧道断面外轮廓超前钻进并安设管棚。管棚钻机动力头是管棚钻机的核心部分。现有的管棚钻机动力头都是采用从动力头前端安装钻杆方案,更换钻杆时先将钻杆与动力头分开,再将新钻杆与已钻入钻杆和动力头分别连接,当已钻入钻杆与动力头回转轴线不重合时,钻杆的安装成为施工中棘手问题,且对施工进度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管棚钻机施工中钻杆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棚钻机动力头,该动力头可以方便的从动力头后端安装钻杆,加快施工进度,且安装有双夹具,驱动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棚钻机动力头包括液压马达、空心式主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键、圆螺母、深沟球轴承、密封圈、端盖、圆锥滚子轴承、套筒、齿轮箱、圆柱滚子轴承和夹具,其特征是所述齿轮箱上安装有两个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联接,通过键周向固定,通过圆螺母轴向固定,且液压马达输出轴与齿轮箱通过深沟球轴承联接;所述主轴安装在齿轮箱中,从动齿轮安装在主轴上,通过键周向固定,通过套筒、圆锥滚子轴承、圆螺母、轴向固定,在主轴另一侧安装有圆柱滚于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在齿轮箱上,两侧通过端盖固定,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端盖与主轴接触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主轴两端分别安装有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主轴后端快速、方便拆装钻杆,减少钻杆安装时间,有效提高钻孔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管棚钻机动力头外部结构图。
图中1.夹具,2.液压马达,3.主轴,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51.键,52,键,61.圆螺母,62.圆螺母,7.深沟球轴承,8.密封圈,91.端盖,92.端盖,10.圆锥滚子轴承,11.套筒,12.齿轮箱,13.圆柱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齿轮箱(12)上安装有两个液压马达(2),主动齿轮(41)安装在液压马达(2)输出轴上,通过键(51)周向固定,通过圆螺母(61)轴向固定,液压马达(2)输出轴通过深沟球轴承(7)与齿轮箱(12)联接;从动齿轮(41)安装在主轴(3)上,通过键(52)周向固定,通过套筒(11)、圆锥滚子轴承(10)、圆螺母(62)轴向固定,从动齿轮(42)与主动齿轮(41)相啮合;主轴(3)另一侧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13),圆锥滚子轴承(10)、圆柱滚子轴承(13)分别固定在减速箱(12)上,分别通过端盖(91、92)固定,在端盖(91、92)与主轴(3)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8);在主轴(3)两端安装有夹具(1)。通过液压马达(2)驱动主轴(3)回转钻进,钻杆安装在空心式主轴(3)中,通过夹具(1)夹紧,可从主轴(3)后端快速、方便拆装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室内杀灭害鼠的毒饵站
- 下一篇:一种凸形螺旋跑道式流水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