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及该耐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195.0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平;王成立;周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斯派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许英伟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耐压 试验装置 油嘴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及该耐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焊管耐压试验的原理是:将高频焊管两端用液压密封后充油试压,不断加压进行破坏性试验,直到得出爆破压力。
现有的高频焊管耐压试验的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螺丝刀把要检测的高频焊管一端的扁管管口撬开,其另一端用液压装置压紧;然后,操作者用手把油嘴通过高频焊管的被撬开的一端插入;最后,用一只手对油嘴在液压装置上定位,另一只手按动按钮使液压装置压紧被测高频焊管的两端实现密封。但是,运用现有的耐压试验操作方法时,操作人员需要双手操作,一只手拿油嘴,另一只手要按动液压装置的按钮,视线容易被设备挡住,如果手动操作没有控制好,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且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在高频焊管耐压试验时,通过油嘴定位器对油嘴的定位,实现了油嘴在液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在固定的范围内上下活动,不需要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另外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油嘴定位器的耐压试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于耐压试验装置,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与油嘴的尾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移动地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通过一个弹性部件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分由一块直角型的金属板构成,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液压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由一个无缝钢管构成,连接部分的前端套接油嘴的尾端并通过螺丝与所述油嘴的尾端固定。
进一步地,竖直部分的上端沿其上边缘向下开设一个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部分的内径;连接部分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各开设一条导行缝,所述导行缝为竖直的狭长缝;所述两侧的导行缝可上下移动地套接竖直部分的矩形开口两侧。
再进一步,连接部分的下端与竖直部分的矩形开口底部之间设有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连接部分的弹性部件。
具体地,所述弹性部件选用弹簧。
再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分的上部横向设有固定于所述竖直部分的销。
一种耐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及该耐压试验装置,实现了对用于高频焊管耐压试验油嘴的自动定位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的固定部分的B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的连接部分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耐压试验装置油嘴定位器和耐压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是:
1-固定部分,11-竖直部分,12-水平部分,111-矩形开口,2-连接部分,21-导行缝,3-弹簧,4-油嘴,5-耐压试验装置,51-压板,6-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耐压试验装置的油嘴定位器,包括固定部分1和连接部分2。
固定部分1由一块直角型的金属板构成,包括竖直部分11和水平部分12。水平部分12通过螺栓固定于耐压试验装置5。竖直部分11的上端沿其上边缘向下开设一个矩形开口111。
连接部分2由一个无缝钢管构成,连接部分2的前端套接油嘴4的尾端并通过螺丝与油嘴的4尾端固定,油嘴4的尾端与油管6相连接。连接部分2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各开设一条竖直的导行缝21,两侧的导行缝21可上下移动地套接竖直部分11的矩形开口111两侧,即矩形开口111的两侧可以穿过导行缝21,且可随压板51压力的作用经上下移动。矩形开口111的宽度小于连接部分2的内径。
连接部分2的下端与竖直部分11的矩形开口111底部之间还固定有一个用于支撑连接部分2的弹簧3。为了将连接部分2与固定部分1连接更紧密且避免移位幅度过大,可以在竖直部分11在矩形开口111的两侧上分别钻孔,并用一条销穿过连接部分2的上部和上述孔(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斯派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斯派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裸铜线再拉伸表面质量扭转判定试验装置
- 下一篇:微型加热消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