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073.1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田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煤浆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属于管道输送水煤浆技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水煤浆属于宾汉塑性体,其表观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管道输送水煤浆工程中,表观黏度越低对于水煤浆泵送越有利,反之则非常不利。严重时动力泵会因水煤浆表观黏度过高而发生堵塞现象,对整个输送管道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可通过间接加热水煤浆的方式使管道内水煤浆顺利通过动力泵,彻底杜绝动力泵因水煤浆表观黏度过高而发生堵塞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主要由动力泵入口管道、动力泵、动力泵出口管道、加热套管、进热水管、出冷水管、回流进水管、回流泵、阀门、热量回收套管、回流出水管组成。所述动力泵入口管道和所述动力泵出口管道之间安装有一所述动力泵。所述加热套管和所述热量回收套管分别套在所述动力泵入口管道和所述动力泵出口管道上,各自两端均密封。所述加热套管上靠近所述动力泵一端的上侧装有一所述进热水管,远离所述动力泵一端的下侧装有一所述出冷水管。所述加热套管远离所述动力泵一端的上侧与所述回流进水管一端相连,所述热量回收套管远离所述动力泵一端上侧与所述回流进水管另一端相连,所述回流进水管上装有所述回流泵和所述阀门。所述热量回收套管靠近所述动力泵一端的下侧与所述回流出水管相连,所述回流出水管上装有一所述阀门。所述加热套管与所述动力泵入口管道之间的间隙内充满热水并加热所述动力泵入口管道内的水煤浆,所述热量回收套管与所述动力泵出口管道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回流冷水并吸收经过所述动力泵后水煤浆的余热,再经过所述回流出水管回到所述加热套管中放热。当余热不足以回收时,同时关闭回流进水管上的回流泵和阀门以及回流出水管上的阀门。
该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套管中热水传递热量加热动力泵入口管道内的水煤浆,彻底杜绝动力泵因水煤浆表观黏度过高而发生堵塞的现象。同时,热量回收套管将经过动力泵后水煤浆的余热回收,节省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的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动力泵入口管道 2、动力泵道 3、动力泵出口管道 4、加热套管
5、进热水管 6、出冷水管 7、回流进水管 8、回流泵
9、阀门 10、热量回收套管 11、回流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煤浆加热泵送装置由动力泵入口管道1、动力泵2、动力泵出口管道3、加热套管4、进热水管5、出冷水管6、回流进水管7、回流泵8、阀门9、热量回收套管10、回流出水管11组成。
所述动力泵入口管道1和所述动力泵出口管道3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装有一所述动力泵2。所述加热套管4和所述热量回收套管10分别套在所述动力泵入口管道1和所述动力泵出口管道3上,各自两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密封。所述加热套管4上靠近所述动力泵2一端的上侧焊接装有一所述进热水管5,远离所述动力泵2一端的下侧焊接装有一所述出冷水管6。所述加热套管4远离所述动力泵2一端的上侧与所述回流进水管7一端焊接相连,所述热量回收套管10远离所述动力泵2一端上侧与所述回流进水管7另一端焊接相连。所述回流进水管7上装有所述回流泵8和所述阀门9。所述热量回收套管10靠近所述动力泵2一端的下侧与所述回流出水管11焊接相连。所述回流出水管11上装有一所述阀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