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路口上空设置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998.4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嘉麟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路口 上空 设置 配置 立体车库 楼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十字路口行车道路上空设置的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繁华地域的楼房用地几乎等于零,另一方面,一个城市中的重要配置,例如:希望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一般楼层的要求很高并配备有足够的停车位),或者重要的政府办公中心与商务及会展中心,等等,已经难以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找到可以拆迁的宝贵地皮。
如果,能够就在上述现有的条件下,挤出能够满足一个城市上述特殊要求的地皮,那就太理想了。——否则,就要到偏远的不理想地区建造上述非常不匹配的高标准的标志性建筑物,或者重要的政府办公中心与商务及会展中心,等等建筑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就是通过妥善地挤出城市繁华地域的地皮,让配置有立体车库的楼房“搬迁”在道路的“十字路口”上空,以实现上述“太理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包括:设置在由十字布局的行车道路上空且由支撑结构支持的至少一层停车坪架空层(例如:高度5米)形成的立体车库以及在该立体车库上部设置的楼房(其各楼层与停车坪之间设置有常规的载人电梯),而且还有连接停车坪与行车道路之间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或/和用于车辆进出停车坪的引导车道;
所述的用于电梯升降车辆的升降井以及电梯能够确保车辆至少从一个直线方向上能够贯穿;
所述的停车坪以及引导车道由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材料铺设的;
所述的停车坪底层的下顶部设置了行车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或/和照明灯。
——所述的停车坪采用钢构建筑形式来实现。
本发明中配置的停车位的使用方法(与常规立体车库不同):
车辆进入停车坪上停车位的方法:
首先,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车辆照直驶进升降井内中的底层电梯厢内,之后,由该电梯厢载车到达欲停车的停车坪位置,然后,司机即可将车辆照直驶离电梯厢并直奔该停车坪中的停车位,直到在该停车位内停稳车辆为止,最后,司机离开车辆并按照指定的路线最终离开立体车库;或者:
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车辆通过引导车道进入停车坪并再直达停车位;
车辆离开停车坪上停车位的方法:
与上述车辆进入立体车库停车的途经正好相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以上的诸项技术举措(关键是解决了其中的停车问题),这就为在不会影响周边其他楼房中人们的正向视野景观的前提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十字路口上空的空间建造楼房创造了条件。——属于对其他方面造成视野景观影响最小的包括解决了停车位在内的高层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作为本发明办公楼底层基础(停车库部分)的停车坪断面结构(利用电梯载车升降后再驾车直达停车位型)。
图2是图1的俯视图,示意了办公楼底层基础(停车库部分)的停车坪平面中电梯升降井的分布位置。
图3示意了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作为本发明办公楼底层基础(停车库部分)的停车坪断面结构(利用引导车道车全程驾车达停车位型)。
图4是图3的俯视图,示意了办公楼底层基础(停车库部分)的停车坪平面外接引导车道的分布位置。
1-a: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1-b:引导车道(坡度:15至30度);2:按照常规布局设计的由硬质路面与停车位形成的停车坪(底层停车坪离开地面行车道路的高度应该远大于7米);3:定位在地面车道分界线位置的支撑结构;4:行车道路;5:人行道;K:车道分界线;P:人行梯;W:楼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三大要素是: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停车坪2(至少一层)与服务于该停车坪2顶部的办公楼房,以及在使用该办公楼房的过程中构成十字路口与停车坪2之间建立的不影响该十字路口交通的连接使用关系,显然,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十字路口与停车坪2之间建立的关系(充分体现在车辆使用停车坪2中停车位的使用方法上),其关键是:必须妥善地解决好在道路上空停车坪2中的停车问题,否则,该楼房(通常为办公大楼)中或外界往来于该处办公或联系工作的众多政要就难以正常地工作。
图1与图2示意了构成本发明关键的停车坪的第一个实施例,即建造在“十字路口”(行车道路4垂直交叉而成的路口)上空的电梯载车型本发明。——位于升降井1-a内的电梯,既可以载运车辆(内有司机)升降(往返于行车道路4与停车坪2之间),又可以载人升降(往返于停车坪2与其上部的办公楼层之间),当然,并不排除再设置专用于人升降的小型电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嘉麟,未经梁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