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儿童床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430.2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万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荣和 |
主分类号: | A47D7/00 | 分类号: | A47D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儿童床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儿童床护栏。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儿童从床上掉落而受伤,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护措施,多数是在儿童床的周边设置防护栏,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449262.8提出一种床护栏,其由护栏布支架杆、护栏布和底部支撑杆组成;所述护栏布支架杆与所述底部支撑杆之间设置铰接件,与所述铰接件上部相连接的所述护栏布支架杆设有一套件,所述套件设置有定位凸块,其内设有轴向弹簧,所述铰接件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相匹配的凹槽。由于护栏布支架杆与底部支撑杆之间设置铰接件,使得护栏布支架杆可以上下翻折,不使用时,只需简单向下翻折即可;由于套件设置有定位凸块,其内设有轴向弹簧,铰接件设有与定位凸块相匹配的凹槽,使得其在使用状态时,即向上翻折时,底部支撑架嵌入床垫下方,由床垫压住固定,可以稳固支撑上方的护栏结构,形成固定的L形,发挥床护栏的功能;不使用时,可轻易向下翻折,使用方便,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护栏布支架杆以及整个护栏结构会与床垫之间产生缝隙,并且易摇晃摆动,不稳定,严重影响床护栏的防护效果,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安全。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的新型儿童床护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儿童床护栏,包括处于上方的护栏部和处于下方的支撑固定部,所述护栏部以其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固定部通过具有折叠开关的折叠部连接,护栏部可向外翻转折叠;所述支撑杆的下部为向外弯折的弯折部,且支撑杆整体由下至上向内倾斜。
上述折叠部包括转轴和分别固定转轴两端的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所在平面与上述护栏部所在平面相垂直;上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转轴枢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弯折部翻转的空间。
上述折叠开关为卡扣结构,包括滑动设于上述弯折部上的公扣和设于上述固定板上的母扣,所述公扣具有保持其与所述母扣相卡扣的回复弹簧。
上述公扣包括套设于上述弯折部上的卡套和朝上述固定板方向设于此卡套上的卡块;上述母扣为由上述固定板边缘向内凹设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部的倾斜方向相对应。
两个上述卡块对称设于上述弯折部的两侧,并与上述卡套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卡块由贯穿上述弯折部的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弯折部对应所述固定杆设有供其活动的通孔。
上述固定板为弧形边缘的外凸结构,所述转轴偏外设置。
上述卡块呈自由端窄固定端宽的梯形,所述卡口与所述卡块相匹配。
上述支撑固定部包括上下方向的支撑架和供床垫压住固定的支撑脚,整体呈“L”形,所述支撑架与支撑脚之间通过销轴枢接在一起,并由一开关销穿过锁住。
上述支撑脚的端部具有横向延伸的支撑掌,所述支撑掌的下表面具有防滑凸条。
上述护栏部的框架的拐角处为平滑形式,且框架外包设有具有海绵内芯的外包层,框架间为弹性网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儿童床护栏,由于其支撑杆的下部为向外弯折的弯折部,且支撑杆整体由下至上向内倾斜,在使用时,支撑杆会贴紧床垫,使整个护栏部与床垫之间不会产生缝隙,且整个护栏不易晃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儿童床护栏,其突破传统儿童床护栏的构造形式,克服传统儿童床护栏有缝隙易晃动的缺陷,对儿童的保护更加周到,稳定性强,安全可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图3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护栏部 11-支撑杆
111-弯折部 12-框架
13-外包层 14-弹性网布
2-支撑固定部 21-支撑架
22-支撑脚 221-支撑掌
2211-防滑凸条 23-销轴
24-开关销
3-折叠部 31-折叠开关
311-公扣 3111-卡套
3112-卡块 3113-固定杆
312-母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荣和,未经万荣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