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亚硝酸甲酯的酯化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094.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钱坤;严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大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C07C203/00;C07C2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亚硝酸 酯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酯化塔,尤其涉及一种合成亚硝酸甲酯的一次酯化塔。
两步法煤制乙二醇是以煤炭为原料,第一步先生产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用一氧化碳加亚硝酸甲酯生成草酸二甲脂和一氧化氮,其中草酸二甲脂就是第二步制成乙二醇的原料,与次此在同一工艺步骤中进行的还有将以上反应中生成的另一种物质一氧化氮进一步制成亚硝酸甲酯再返回到开头处循环使用。这一过程叫酯化。在生产亚硝酸甲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入氧和甲醇,氧和甲醇加入的顺序、一氧化氮和甲醇以及氧气三种成分之间的比列、三者之间混合的均匀程度、混合物从填料中经过的时间都对最终的酯化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酯化效果较好的亚硝酸甲酯的酯化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成亚硝酸甲酯的酯化塔,包含塔体和填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固定在塔体的内侧,所述填料层分为三层:上层填料层,厚度为950-1050mm;中层填料层,厚度为6100-6200mm;下层填料层,厚度为6100-6200mm;
所述上层填料层与中层填料层的间距为10800-10900mm,所述中层填料层与下层填料层的间距为2300-2400mm;
所述塔体的直径为3900-4100mm;
所述上层填料层上侧设有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与上层填料层之间设有液体再分布器;
所述填料层下侧设有气体分布器,;
所述填料层下侧设有气体分布器,;
所诉中层填料层和下层填料层上侧分别设有液体再分布器;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为无壁流规整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侧壁设有若干人孔,用于平时的维护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上设有若干测温孔,用于监控酯化塔温度。
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参加反应的一氧化氮、氧气和甲醇充分均匀混合,提高了酯化的效果,同时各部件的距离参数经过实践改良,进一步提高了酯化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成亚硝酸甲酯的酯化塔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塔体1为上下端为圆形的长筒型,直径为3900-4100mm,上端中间开有气体入口13,下端中间开有液体出口15,下端侧壁开有气体出口14。填料层2为无壁流规整填料层,分为三层固定在塔体1的内测:上层填料层3的厚度为950-1050mm,中层填料层4的厚度为6100-6200mm,下层填料层5的厚度为6100-6200mm。上层填料层3与中层填料层4的间距为10800-10900mm,中层填料层4与下层填料层5的间距为2300-2400mm。每层填料层2的上侧均设有液体再分布器7、9、10,液体再分布器7的上侧设有液体分布器6,填料层3的下侧设有气体分布器8。
塔体1的侧壁上从上至下设有5个人孔11,用于平时的维护和清理。塔体1的侧壁在每个人孔的一侧设有测温孔12,用于检测酯化塔的温度。塔体1固定在圆柱底座16上。
使用时,一氧化氮气体从气体入口13进入酯化塔,甲醇从液体分布器6进入酯化塔,一氧化氮和甲醇通过填料层3初步混合。氧气从气体分布器8进入酯化塔,经过填料层4与一氧化氮和甲醇混合酯化,再经过填料层5二次酯化,最后,生成的亚硝酸甲酯从气体出口14出去,多余的甲醇液体从液体出口15流出。通过这样的设计,使混合气体混合充分,提高了酯化效果,同时通过实践优化的参数进一步提高了酯化效果,将一次酯化的体积得率从8.8%提高到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大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大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碎纸工作台
- 下一篇:冷却水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