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199.5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强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充电器,尤其是一种新型便携式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MP3、MP4、数码相机、iPAd等数码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这些电子产品都需要利用充电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器一般是由充电装置、外壳、导线等组成,其体积小、方便携带,但是此类充电器的导线一般是裸露在外的,如此便容易杂乱的缠绕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经常性的弯折收集导线也容易造成导线内部断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充电器进行改进,以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实用的新型便携式充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器因导线裸露在外而容易造成导线断裂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便携式充电器,它包括充电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电源插头并通过导线连接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容纳导线主体的收纳装置,所述导线通过收纳装置进行弹性旋转伸缩。
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开设有进口和出口的收纳腔及安装在收纳腔中部的弹性转轴;所述导线缠绕在弹性转轴上、其一端通过收纳腔的进口连接控制板、其另一端通过收纳腔的出口连接充电接头。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收缩后的充电接头的位置开设有缺口。
优选地,所述电源插头枢转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对应于电源插头的位置开设有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为USB公口。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为USB母座。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壳体内的收纳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充电器导线外露而造成导线凌乱缠绕的缺陷及安全性问题,在使用时只需将充电接头拉出(在充电器收纳装置设定可拉出线总长范围内,可根据用户充电需要拉出多长就拉多长,此时充电接头并不会自动缩回),此时即可连接数码产品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导线通过收纳装置的弹力带动充电插头缩回;同时,充电接头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为USB公口以直接连接数码产品,也可以设计为USB母座以连接数码产品的数据线进行充电;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充电器,它包括充电器的壳体1,在壳体1内安装有控制板2,控制板2电连接电源插头3并通过导线4连接充电接头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器的导线外露而造成导线凌乱缠绕的缺陷及因导线长期弯折而使导线内部断裂甚至影响安全的问题,在壳体1内安装有用于容纳导线4主体的收纳装置,收纳装置包括开设有进口和出口的收纳腔6及安装在收纳腔6中部的弹性转轴7,导线4缠绕在弹性转轴7上、其一端通过收纳腔6的进口连接控制板2、其另一端通过收纳腔6的出口连接充电接头5,导线5利用弹性转轴7的弹力带动充电接头5完成伸缩运动;在使用时只需将充电接头5拉出即可连接数码产品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弹力缩回。
为方便操作充电接头5,在壳体1上对应于收缩后的充电接头5的位置开设有缺口;为减小充电器整体的占用空间并增强充电器使用的灵活性,电源插头3枢转连接在壳体1上并可以90度旋转,同时在壳体1上对应于电源插头3的位置开设有容纳槽,通过容纳槽可将电源插头3收拢在壳体1上,使充电器的表面平整;同时,在壳体1上还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另外,根据实际的生产及市场需求,充电接头5可为USB公口以直接连接手机、相机、MP3、MP4等诸多数码产品进行充电;也可为USB母座,利用USB母座连接数码产品的数据线实现充电导线距离的延长,满足不同使用者在不同场合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强,未经刘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