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搅拌复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7467.X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15/04;E02D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3004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搅拌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搅拌复合桩。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基上建设构筑物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技术成熟、经济可靠的优点。当构筑物不满足抗浮稳定性时,普通的水泥搅拌桩由于桩体抗拉强度较低,一般不能作为抗拔桩。
现有技术的水泥搅拌复合桩,一般由变截面的水泥土搅拌桩和四棱台形钢筋混凝土芯桩组成,例如CN102251520A公开的,这种芯桩沿搅拌桩截面中心插入搅拌桩且与搅拌桩紧密配合。该水泥土搅拌桩和芯桩的上端截面大于下端截面,水泥土搅拌桩截面的变化处从上端面计位于搅拌桩的1/3-1/2段,四棱台形钢筋混凝土芯桩强度为C20-C60。现有技术的水泥搅拌复合桩,只能用如钢筋混凝土的刚性灌注桩作为抗拔桩,或采取配重措施,造成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水泥搅拌复合桩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搅拌复合桩,以对现有技术的水泥搅拌复合桩的工程造价太高的缺陷进行改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搅拌复合桩,设置在构筑物底板下部并穿透褥垫层,包括花管、接入所述构筑物底板并设置在所述花管的上端的抗拔锚筋,及包覆所述花管的水泥浆;所述花管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预留孔。
较佳地,所述花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褥垫层和所述水泥搅拌复合桩的接触处的柔性防腐部件。
由于在褥垫层与钢制镀锌花管之间采取了柔性防腐措施,对抗拔锚筋予以了保护。
较佳地,所述花管的下端为封闭的尖形结构。
由于花管的下端采用了封闭的尖形结构,减少了花管的打入阻力。同时,由于花管的下端的封闭性结构以及花管的侧边的设置的多个预留孔结构提供了后期注入水泥浆的通道。
较佳地,所述花管为钢制镀锌花管。
较佳地,所述预留孔为钻孔结构。
较佳地,所述柔性防腐部件为沥青胶泥缠裹无纺布或防腐套管。
较佳地,所述抗拔锚筋通过锥螺纹或焊接接入所述构筑物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搅拌复合桩采用传统工艺设备即可实施,简便易行。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搅拌复合桩通过钢制镀锌花管深层传递拉力,解决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不能抗拔的问题。虽然单根水泥搅拌复合桩承受的抗拔力较小,通过一定数量的水泥搅拌复合桩均匀地分散抗拔力至全构筑物底板,因此构筑物底板不需增配主受力钢筋,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搅拌复合桩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搅拌复合桩一具体实施例,设置在构筑物底板60下部并穿透褥垫层50,包括花管、接入构筑物底板60并设置在花管的上端的抗拔锚筋40,设置在褥垫层50和水泥搅拌复合桩5的接触处的柔性防 腐部件,及包覆花管的水泥浆。
本实施例中的花管为钢制镀锌花管10,花管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预留孔20,预留孔20为钻孔结构。
钢制镀锌花管10的上端管头处采用焊接的方式接入需锚入构筑物底板60的抗拔锚筋40。防腐套管30作为柔性防腐部件。由于在褥垫层50与钢制镀锌花管10之间采取了防腐套管30的柔性防腐措施,对抗拔锚筋40予以了保护。
本实施例中的水泥搅拌复合桩5将水泥搅拌桩与花管注浆两种传统工艺有机地组合,当单体构筑物需提供的总抗浮力要求不高时,利用水泥搅拌复合桩5的桩体周围的摩擦力及桩体的抗拉应力,在桩芯打入带预留孔20的钢制镀锌花管10并注入水泥浆,形成了具有一定抗拔强度的水泥搅拌复合桩5。
本实施例中的水泥搅拌复合桩5可先按传统方法施工制作水泥搅拌桩,在水泥搅拌桩的桩体初凝前向桩芯垂直打入钢制镀锌花管10。钢制镀锌花管10的下端加工成封闭的尖形结构,侧边预留孔20加工为为钻孔结构。
由于钢制镀锌花管10的下端采用了封闭的尖形结构,减少了钢制镀锌花管10的打入阻力。同时,由于钢制镀锌花管10的下端的封闭性结构以及钢制镀锌花管10的侧边的设置的多个预留孔20结构提供了后期注入水泥浆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海拔、高压后终端块组件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