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内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7265.5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宇艳 |
主分类号: | A41B9/00 | 分类号: | A4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内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一定功能和美感的多功能内裤,特别适合于生活环境寒冷或其它需脱穿内裤检查身体等不同场合,简便地解决了人们脱穿或者换内裤面临的烦琐操作。
背景技术
普通的内裤通常具有实用和美观两大功能,一般有普通内裤、美体内裤和情趣内裤,是完整缝合的一个整体,脱掉和穿上都要求使用人脱下、双腿抽出、双腿再穿入和上提等动作;设计思路上多数局限于前后裤片的长短、颜色、图案及配饰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简化脱穿换的程序,同时又设计新颖,具备更广设计操作空间的多功能内裤。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内裤,包括前部裤体和后部裤体;其中,前部裤体是由前裤片、前裤片上端的一根两端带皮筋袢的弹性皮筋和两侧若干对称的勾托构成;后部裤体是由后裤片、后裤片上端的一根两端带花扣的弹性皮筋、两侧若干对称的挂钩和与后裤片下端缝合在一起的后裤裆构成;所述多功能内裤由后部裤体通过弹性皮筋的花扣与挂钩和前部裤体的弹性皮筋上对应的袢与勾托连接来实现的。而且,所述多功能内裤的前裤片和后裤片两侧可分开,可合拢。弹性皮筋和弹性皮筋分别做为前后两段,穿上该多功能内裤时可以合拢成一圈。该多功能内裤的前裤片和后裤片为三角型、平角型或流线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内裤,整个内裤成品由前部裤体和后部裤体两个部分通过弹性皮筋、花扣和挂钩连接来实现,灵活的解开扣上挂钩或花扣来拆解组合实现脱穿换内裤,简便快捷实用。使用者无需像通常换穿内裤那样必须完成脱下、双腿抽出、双腿再穿入和上提等动作,更无需脱掉内裤外面的内衣、保暖衣及长裤等;节省脱换穿时间。另一方面设计新颖时尚,在弹性皮筋或前后裤片的设计上适当改变风格制成的情趣内裤,突破并超越目前男性内裤和女性内裤的简便使用度和时尚设计感。
前部裤体和后部裤体的下端通过缝合或挂钩连接下部的整体,若通过挂钩连接,前裤片和裤裆的一侧连接部位处设置有对应挂钩的钩和袢,其中前裤片上挂钩处的设计为人体舒适度考虑,保留一部分衬布并加相应海绵垫条在挂钩缝制处。前裤片和后裤片设计上根据不同人体型的不同,尺寸适当调整,根据内裤类型三角型内裤、平角型内裤来设计前裤片和后裤片的整体形状;也可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大范围改变原来结构图上前裤片和后裤片设计,制成面积较小适当暴露人体某些部位的流线型情趣内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部裤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部裤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内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2后裤片,3裤裆,5弹性皮筋,6挂钩,9花扣;
图2中,1前裤片,4弹性皮筋,7挂钩,8皮筋袢;
图3中,10前部裤体,11后部裤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多功能内裤,包括前部裤体10和后部裤体11;其中,前部裤体10是由前裤片1、前裤片1上端的一根两端带皮筋袢8的弹性皮筋4和两侧若干对称的勾托7构成;后部裤体11是由后裤片2、后裤片2上端的一根两端带花扣9的弹性皮筋5、两侧若干对称的挂钩6和与后裤片下端缝合在一起的后裤裆3构成;所述多功能内裤由后部裤体11通过弹性皮筋5的花扣9与挂钩6和前部裤体10的弹性皮筋4上对应的袢8与勾托7连接来实现的。而且,所述多功能内裤的前裤片1和后裤片2两侧可分开,可合拢。弹性皮筋4和弹性皮筋5分别做为前后两段,穿上该多功能内裤时可以合拢成一圈。通过两端带袢8的弹性皮筋4与弹性皮筋5相连的花扣9,和裤体上的挂钩6与钩托7的扣上和解下,来完成穿上和解开的操作。
进一步指出,前裤片1和后裤片2设计上根据使用人体型的不同,适当调整尺寸型号;根据内裤裤型不同,分为三角型内裤、平角型内裤来完成前裤片和后裤片的整体设计;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在原来结构上设计出前裤片和后裤片面积较小适当暴露人体某些部位的流线型情趣内裤。外加适当调整个内裤所用布料的颜色、图案、配饰及剪裁长短等细节,增强内裤的美感和时尚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宇艳,未经冯宇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切换采集卡模式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铸坯引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