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6415.0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亮;李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亮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3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逃生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年有几百万人民涌进城市,并居住在大城市中,从而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使得各地高层建筑平地而起,而当楼房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危险情况时,通常大家都会想到通过电梯或者是逃生楼梯逃出现场,处于低楼层的居民可以采取一些逃生措施,但处于高楼层的居民,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则来不及逃生,易造成伤亡事故,如何使高楼层的居民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快速逃生已经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逃生装置,控制手柄穿过壳体侧壁通过离合器与大齿轮相连,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大齿轮的停转来实现逃生者的停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逃生装置,包括挂扣、绳体、壳体、卷线盘、定滑轮、小齿轮、大齿轮和控制手柄,所述壳体内设置定滑轮,绳体缠绕盘卷于定滑轮周槽内,且缠绕末端固定于定滑轮周槽,与定滑轮同轴设置一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咬合,壳体设置绳体入口,入口端绳体设置挂扣,所述壳体设置拉手,壳体外侧设置控制手柄,控制手柄穿过壳体侧壁通过离合器与大齿轮相连;壳体内设置横杆,横杆两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定滑轮轴心和小齿轮轴心与横杆套接;拉手设置延长绳;绳体为弹性伸缩绳体;壳体设置与卷线盘连接的收卷摇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壳体外侧设置控制手柄,控制手柄穿过壳体侧壁通过离合器与大齿轮相连,逃生者通过握住控制手柄,从而牵动离合器停转大齿轮,实现逃生者的停降,逃生者在下降过程中过于紧张或是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可以手动使整个装置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稳定的停止下来,待逃生者情绪稳定后继续下降,安全下滑稳稳落地。
2、壳体内设置横杆,横杆两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定滑轮轴心和小齿轮轴心与横杆套接,定滑轮与小齿轮位于横杆上的状态常态下处于可转动状态,所以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能。
3、拉手设置延长绳,逃生者可以将延长绳另一端系于身体上,加强逃生者与装置的牢固性。
4、壳体设置与卷线盘连接的收卷摇柄,当逃生者安全到达地面,待紧急情况解决后,可通过摇动收卷摇柄将绳体收回到卷线盘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扣,2、绳体,3、卷线盘,4、定滑轮,5、小齿轮,6、大齿轮,7、控制手柄,8、拉手,9、离合器,10、横杆,11、延长绳,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逃生装置,包括挂扣1、绳体2、壳体12、卷线盘3、定滑轮4、小齿轮5、大齿轮6和控制手柄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内设置定滑轮4,绳体缠绕盘卷于定滑轮4周槽内,且缠绕末端固定于定滑轮4周槽,与定滑轮4同轴设置一小齿轮5,所述大齿轮6与小齿轮5咬合,壳体12设置绳体入口,入口端绳体设置挂扣1,所述壳体12设置拉手,壳体12外侧设置控制手柄7,控制手柄7穿过壳体12侧壁通过离合器9与大齿轮6相连;壳体12内设置横杆10,横杆10两端与壳体12内壁固定连接,定滑轮4轴心和小齿轮5轴心与横杆10套接;拉手设置延长绳11;绳体2为弹性伸缩绳体;壳体12设置与卷线盘3连接的收卷摇柄。
高层楼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危险情况时,逃生者快速将手持式逃生装置顶端的挂扣1连接到建筑物中的牢固处,将壳体12设置的拉手通过延长绳11与逃生者连接,延长绳11一端系于拉手上,另一端系于逃生者身体上,手持式逃生装置在逃生者的重力作用下随着逃生者一起下降,下降过程中,逃生者只需将控制手柄7压向内侧方向,控制手柄7牵动离合器9停转大齿轮6,进而实现定滑轮4的停转,这样就实现了逃生者的停降;逃生者在下降过程中过于紧张或是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可以手动使整个装置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稳定的停止下来,待逃生者情绪稳定后继续下降,安全下滑稳稳落地。
当逃生者安全到达地面,待紧急情况解决后,可通过摇动收卷摇柄将绳体2收回到卷线盘3内。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亮,未经刘树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6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跳绳
- 下一篇:环境监测仪器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