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隔膜计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4166.1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泽尔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4 | 分类号: | B65B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树德;刘莹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隔膜 计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药、食品行业的粉体或颗粒体处理设备中的重量计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隔膜计量系统。
粉体计量是粉体处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配料,灌装的重量计量。目前在粉体重量计量领域主要有螺杆计量、转阀计量、组合阀计量等设备。这些计量设备都存在转动机械部件与物料的接触。转动机械的所使用的润滑介质容易污染物料,腐蚀性物料也容易腐蚀转动机械部件。
很难在计量速度和计量精度上取得综合优化,高精度计量往往要通过微小流量取得,例如,螺杆喂料。这样要经历很长的灌装时间;无法避免物料与机械转动零部件的接触;计量设备内部难于清洗,无法满足化学,制药领域的特殊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满足高速灌装、高精度计量要求的高精度隔膜计量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隔膜计量系统,包括料斗、隔膜计量阀、电子称和控制箱,隔膜计量阀上端与料斗连接,下端与料桶连接,料桶与电子称连接,隔膜计量阀的气缸与控制箱引出的气路连接,控制箱内的PLC电路与电子称连接,电子称的重量信号传送至PLC电路,PLC电路通过气控阀门控制气缸的移动,从而控制隔膜筒的开度。
所述隔膜计量阀,包括壳体、气缸、夹杆、双孔铰链、隔膜筒和直线轴承;两个气缸相向安装在壳体两侧,气缸的进气排气口与控制箱引出的气路连接,驱动气缸前进或后退;壳体内四根夹杆通过双孔铰链组成菱形四边形,菱形夹杆的两个对角上的双孔铰链与两个气缸的推杆连接,菱形夹杆另个两个对角与装在壳体上的直线轴承的连杆连接,提供对夹杆的重力支撑,并保证两个对角铰接点沿中线移动,使得隔膜筒能关闭在中间位置;直线轴承与气缸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气缸成90度夹角;柔性隔膜筒放置在菱形夹杆内。
当两个气缸推进时,菱形夹杆形状变化,柔性隔膜筒受夹杆挤压由圆形截面变成椭圆截面, 隔膜筒截面面积变小,即阀门开度变小;当两个气缸推到底,菱形夹杆两个对角相碰,隔膜筒被压成一条线,形成完全封闭。
PLC电路通过输出信号控制气控阀门位置,决定气缸前进、或后退、或原位停止,分别对应隔膜筒的开度减小,增大或者停止。电子称向PLC电路提供重量信号,通过对重量求导处理,可以生成物料流量信号。通过对隔膜阀开度控制,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在灌装过程中采用多级变流量的控制方式,同时兼顾了灌装速度和灌装精度两个方面。通过柔性隔膜有效地隔断了机械运动零部件与物料的接触, 避免了对物料的污染或物料对机械零部件的腐蚀。 也为与物料接触表面的清洗带来极大的方便。 满足制药, 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特殊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膜计量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膜计量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段式控制曲线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料斗; 2—隔膜计量阀;
3—料桶; 4—电子称;
5—控制箱; 6—壳体;
7—气缸; 8—双孔铰链;
9—隔膜筒; 10—夹杆;
11—直线轴承; 12—气控阀门;
13—节流阀; 14—消音器;
13—节流阀; 14—消音器;
15—PLC电路。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隔膜计量系统,包括料斗1、隔膜计量阀2、电子称4和控制箱5,隔膜计量阀2上端与料斗1连接,下端与料桶3连接,料桶3与电子称4连接,隔膜计量阀2的气缸7与控制箱5引出的气路连接,控制箱内5的PLC电路15与电子称4连接,电子称4的重量信号传送至PLC电路15,PLC电路15通过气控阀门12控制气缸7的移动,从而控制隔膜筒9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泽尔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泽尔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