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4077.7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9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芬;吴忠干;文建红;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样的顶出动作设计,称为二次顶出。
对于某些特殊产品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如骨位较深,外观不允许有斜度等等,模具需要做二次顶出机构,而传统的二次顶出机构中需要另外加装两块顶出板和安装铁拉钩装置,来依次实现一次和二次顶出,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作成本的二次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块、导向块、限位块和弹簧,所述顶块固定安装在模具的顶针垫板和顶针固定板上,所述导向块固定安装在动模垫板上,导向块的内部设置有一导轨槽,所述顶块位于导轨槽内并可沿所述导轨槽移动;所述限位块安装在动模板的侧面凹槽内,并通过弹簧与动模板弹性抵接;限位块与导向块相对的面为互相匹配的斜面;顶块与限位块的端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限位块通过一限位螺丝安装在动模板的侧面凹槽内,所述弹簧为两个,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限位螺丝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导向块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安装在动模垫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顶块通过两个螺钉分别固定安装在模具的顶针垫板和顶针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由顶块、导向块、限位块和弹簧组成,与现有技术中的二次顶出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简化了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将原来复杂的机构智能化,简单化,提高了顶出机构的精度,节约了制作原材料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顶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顶出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顶出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在使用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包括顶块1、导向块2、限位块3和弹簧4,所述顶块1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安装在模具的顶针垫板5和顶针固定板6上,所述导向块2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安装在动模垫板7上,导向块2的内部设置有一导轨槽8,所述顶块1位于导轨槽8内并可沿所述导轨槽8移动;所述限位块3通过一限位螺丝9安装在动模板10的侧面凹槽内,并通过弹簧4与动模板10弹性抵接;所述弹簧4为两个,两个弹簧4分别设置在限位螺丝9的两侧。限位块3与导向块2相对的面为互相匹配的斜面;顶块1与限位块3的端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顶出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当模具开始顶出动作时,顶针固定板6和动模板10同时顶出产品,当顶出行程到一定距离后,导向块2的斜面渐渐把限位块3推到一边;当顶出动作继续时,动模板10不运动了,只有顶针固定板6继续运动,固定在顶针固定板6上的顶针最终顶出产品。之后由注塑机的连接杆将顶针固定板6拉回并复位。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恒田模具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压料真空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烘干的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