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电三联供冷却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2005.9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碇;张圆;陈龙;刘恩春;孙晓平;徐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F28G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三联 冷却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上的冷热电三联供,尤其涉及一种冷热电三联供冷却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开展冷热电三联供的开发应用有很多,发展较为成熟。但是,现在的冷热电三联供冷却塔的换热器管自动清洗及强化传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变换热器的形状从而达到改善管内流体流动状态的目的;二是通过管内插入物来改变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从而达到自动清洗及强化传热的目的。研究最早的管内插入物是螺旋钢丝,然后有管内微液轮机、塑料扭带、塑料平带等。这些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很好地改变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事实上通过改变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只能延缓或者说抑制管内壁污垢的生成,而对既已生成的污垢却无法去掉。时间一长,换热系数最终也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目前只有以色列等国家在空调方面研发出了“壳管式换热器管道自动清洁系统”,但是工业上的冷热电三联供循环水自清洗仍是一片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对冷却塔的换热器管进行自清洗的冷热电三联供冷却监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冷热电三联供冷却监测系统,包括具有换热器的冷热电三联供本体,还包括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盛装有清洗剂的储液箱、变频加药泵和水质监测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设在换热器内,水质监测传感器通过信号输入数据线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输出数据线与显示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的控制端通过控制数据线与变频加药泵连接,变频加药泵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储液箱和换热器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换热器内的水质,将监测信号通过信号输入数据线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信号输出数据线把数据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出来;控制单元根据监测信号通过控制数据线控制变频加药泵的启停,变频加药泵将储液箱内盛装的具有杀菌、除藻、磷酸盐功能的清洗剂通过管道输送到换热器内,清洗剂清除换热器内的水垢、锈蚀、粘泥,并进行杀菌和防腐蚀处理,使冷热电三联供本体在最优化状态下运行,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电三联供冷却监测系统,包括具有换热器2的冷热电三联供本体3、控制单元4、显示单元5、盛装有清洗剂的储液箱6、变频加药泵7和水质监测传感器8,水质监测传感器8设在换热器2内,水质监测传感器8通过信号输入数据线11与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输出数据线12与显示单元5连接,控制单元4的控制端通过控制数据线13与变频加药泵7连接,变频加药泵7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14与储液箱6和换热器2连接。控制单元4为PLC控制器,显示单元5为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水质监测传感器8实时监测换热器2内的水质,将监测信号通过信号输入数据线11传输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通过信号输出数据线12把数据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出来;控制单元4根据监测信号通过控制数据线13控制变频加药泵7的启停,变频加药泵7将储液箱6内盛装的具有杀菌、除藻、磷酸盐功能的清洗剂通过管道14输送到换热器2内,清洗剂清除换热器2内的水垢、锈蚀、粘泥,并进行杀菌和防腐蚀处理,使冷热电三联供本体3在最优化状态下运行,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2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