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697.5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丽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8 | 分类号: | B65D5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盛放流质化妆品或药品的软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能识别有否使用痕迹的防伪软管。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使用到各种用PE材料制作的软管包装的化妆品、药品等,软管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现有的软管通常具有一个软质PVC等材料制作的管体,通过螺纹与管头连接的管盖组成,由于没有专门的防伪识别装置,现有的这种形式的软管包装的化妆品、药品等,在开盖使用以后再次拧上管盖后的产品与没有开过盖的新品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识别。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快速识别有否使用痕迹的防伪软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伪软管,包括一个管体和一个管盖,所述管体的肩部具有一个管口,所述管盖与管口螺纹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的开口处通过撕拉环连接有一圈防伪圈。
所述管体的肩部还具有一圈止退槽,所述防伪圈的内表面具有一圈止退棱,所述止退棱与止退槽相匹配并嵌在止退槽内。
所述管体的肩部还具有一圈止退槽,所述防伪圈的内表面具有一圈止退棱,所述止退棱与止退槽相匹配并嵌在止退槽内。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软管,由于在管盖的开口处设置了一圈防伪圈,当管盖第一次拧开后,管盖与防伪圈之间的撕拉环会被拉断,消费者可凭此方便的识别此软管有无被打开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管盖,3‑管口,4‑止退槽,5‑撕拉环,6‑防伪圈,7‑止退棱。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软管,包括一个管体1和一个管盖2,所述管体1的肩部具有一个管口3,所述管盖2与管口3螺纹连接在一起,管体1内用于盛放流体,管口3通过管盖2得到封闭,综上所述,与现有的普通软管的结构基本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软管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所述管盖2的开口处通过撕拉环5连接有一圈防伪圈6。当软管的管盖2没有被打开过时,防伪圈6与管盖2之间通过撕拉环5连接在一起,当管盖2第一次从管口3拧开时,防伪圈6与管盖2之间连接着的撕拉环5会被撕拉断,从而使消费者可以方便的识别管盖2有没有被打开过。
通常来说,所述管体1的肩部还具有一圈止退槽4,所述防伪圈6的内表面具有一圈止退棱7,所述止退棱7与止退槽4相匹配并嵌在止退槽4内。由于防伪圈6上的止退棱7嵌在止退槽4,当防伪圈6与管盖2之间连接着的撕拉环5会被撕拉断后,防伪圈6还会附着在管体1的肩部,避免管体1与管盖2之间因防伪圈6的脱落而形成一个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丽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丽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柜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与空气能双能热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