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手持式工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7475.0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M·雷伊曼;G·洛尔;J·马克;D·克鲁佩热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手持式工具 谐振电路 感应线圈 损耗系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谐振电路(12,12′)的感应手持式工具装置,该谐振电路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14,14′)和至少一个感应线圈(16,16′)。这里建议,所述至少一个电容器(14,14′)具有小于10‑3的损耗系数正切δ。
背景技术
已经建议一种具有谐振电路的感应手持式工具装置,该谐振电路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和至少一个感应线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谐振电路的感应手持式工具装置,该谐振电路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和至少一个感应线圈。
这里建议,所述至少一个电容器具有小于10-3的损耗系数正切δ。“感应手持式工具装置”在本文中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用于手持式工具机和/或手持式工具领域的感应装置。这里“感应装置”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设置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场或者将磁场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优选它应该被理解为具有发生器和接收器的感应系统。发生器被设置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场,接收器被设置用于将磁场转化为电能。特别优选地,它应该被理解为感应充电系统的一部分,具有被构造成充电装置的发生器并且具有被构造成蓄电池装置的接收器。感应装置不仅可以由发生器也可以由接收器形成。此外“手持式工具机”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加工工件的机器,但是有利的是钻机、锤钻和/或冲击锤、锯、刨、起子机、铣机、磨机、角磨机、园艺工具和/或多功能工具。此外“谐振电路”在本文中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可谐振的电路。优选它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具有振荡回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路,所述振荡回路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这里特别优选地,所述电路不仅可以仅仅由振荡回路组成,也可以由振荡回路和其他的部件组成。这里“电路”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电子电路。优选它应该被理解为电学部件和/或电子部件的组合。“电容器”在本文中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电学的电容器。此外本文中的“感应线圈”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由电导体、特别是缠绕的电导体(它至少部分的被构造成圆盘的形式)组成的部件。优选当存在磁场时在该电导体内感应出电压和/或在存在电压时该电导体产生磁场。特别优选地它应该被理解为线圈,所述线圈被设置用于输出和/或接收磁场形式的用于充电工作的能量。此外在本文中“损耗系数正切δ”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描述电容器的寄生损耗的损耗系数。优选它应该被理解为这样的损耗系数,该损耗系数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移的损耗角δ。优选的它应该被理解为这样的损耗系数,该损耗系数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90°的原始相移的损耗角δ。特别有利地它应该被理解为这样的损耗系数,该损耗系数由无功阻抗和替代串联电阻之间的几何总和之间的相位角δ的正切值得到。
通过感应手持式工具装置的根据发明的构型可以提供特别有利的谐振电路和/或特别有利的电容器。通过所述电容器的根据发明的小的损耗系数正切δ可以实现谐振电路的有利的均匀性和/或谐振电路的有利地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电容器具有小于10-4的损耗系数正切δ。由此可以提供特别有利的谐振电路和/或特别有利的电容器。此外可以通过电容器的相应小的损耗系数正切δ实现可以谐振电路的有利的均匀性和/或谐振电路的有利地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电容器具有小于10-5的损耗系数正切δ。由此可以提供特别有利的谐振电路和/或特别有利的电容器。此外可以通过电容器的相应小的损耗系数正切δ实现谐振电路的有利的均匀性和/或谐振电路的有利地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建议,所述至少一个电容器由薄膜电容器形成。“薄膜电容器”在本文中应该特别是被理解为电学的电容器,它至少具有一个用作电介质的薄膜,特别是塑料薄膜。优选所述薄膜设有电极并且被绕成线圈和/或由单个的层层合而成。由此可以提供特别是用于谐振电路的特别有利的电容器。特别是由此可以提供具有有利地小的损耗系数正切δ的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7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