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种子通气浸种催芽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3418.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峰;张玉屏;周建霞;向镜;陈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种子 通气 浸种 催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领域,是水稻种子催芽中的种子通气浸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和催芽。浸种的主要目的使种子吸足水分,加快种子萌发,促进种子萌发一致性。在水稻种子浸种过程中加入药剂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常规浸种方法是将种子放在不透水的容器中,加水将种子浸没在水中浸泡2~6天不等。在种子浸种过程中需要勤换水、多翻动,增加水中氧含量;在温度较高条件下,换水不及时,容易造成种子微生物滋生,引起种子发臭,种子发芽率下降。种子催芽需要适宜的水、气、热条件,种子催芽过程中水分太多,造成种子缺氧引起种子酒精中毒,失去发芽率。我国杂交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杂交稻种子价格高,其发芽率不高不仅增加种子用量和种子成本,还延误生产季节。
传统的浸种方法的缺点是换水时浸种剂也被倒掉,浸种剂的效果不明显,并且浸种量小。目前种粮大户和农场中的浸种量比较大,要采用常规的浸种方法则由于种子量大造成工作量大,需要经常换水,如果换水不及时将导致水中缺氧,有害微生物滋生,浸种失败。并且大量种子的催芽过程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容易造成发热,烂种,烧苗,出芽率低、不整齐等问题。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浸种催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水稻种子浸种和水中催芽时水中缺氧的问题,实现水稻种子在控温供气的水环境中浸种催芽的目的,解决常规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遇到的烂种、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种子通气浸种催芽法,水稻种子通气浸种催芽法,将水稻种子浸于浸种溶液中,然后向浸水稻种中按每隔10分钟通气5-10分钟进行通气,浸种催芽过程前24-72小时温度控制25℃条件下浸种,随后24-48小时温度调节到32℃恒温的条件下催芽,直至种子破胸露白,随后24小时温度调节到26℃催芽,直至达到播种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是从稻种的底部通入。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是利用通气设备向水稻稻种底部通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设备为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浸种溶液是含有杀灭稻种病菌的水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在浸种过程中,向浸种溶液底部通入空气,保证了浸泡溶液中空气的含氧量,解决浸种过程中水中缺氧的问题,减少了人工换水的麻烦,同时可以保证浸种溶液中杀灭病菌药剂的效果,避免有害微生物滋生,保证浸种催芽过程的规范化,提高浸种效果和出芽率及其出芽的整齐度,可减少换水次数,易于大规模统一操作。
(2)通过本发明方法,水稻种子发芽率为83.4%,比不通气浸种催芽发芽率65.7%提高27%,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发芽率提高可节省种子成本,特别是节省杂交稻种子成本,同时,稳定水稻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气浸种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首先晒种后,风选饱满种子。然后参照附图1安装供气设备,把气泡石3穿过网层2放入浸种盆底部,通过胶管4连接气泵5,然后把种子平铺在浸种盆隔离板上,在浸种盆内加入清水(清水中添加浸种药液剂),使其漫过种子5cm。
然后把浸种盆放入恒温室内,打开通气设备通气,通气5分钟,关闭10分钟,浸种催芽过程前24小时温度控制25℃;随后24小时温度调节到32℃,直至种子破胸露白,随后24小时温度调节到26℃恒温进行催芽。
实施例2
首先晒种后,风选饱满种子。然后参照附图1安装供气设备,把气泡石3穿过网层2放入浸种盆底部,通过胶管4连接气泵5,然后把种子平铺在浸种盆隔离板上,在浸种盆内加入清水(清水中添加浸种药液剂),使其漫过种子7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3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