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光能量转移体系,其合成方法,用途以及凝血酶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53364.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7 | 分类号: | C09K11/57;C09K11/65;C09K11/02;C01B31/02;G01N21/6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光 能量 转移 体系 合成 方法 用途 以及 凝血酶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光能量转移体系,其合成方法,用途以及凝血酶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组织对周围组织的侵袭,转移的形成以及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血液本身的变化均可导致病人凝血机制的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理蛋白酶,在血液凝固,炎症和创伤愈合等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检测凝血酶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凝血酶(Thrombin)的浓度及活性是衡量凝血机制的重要指标,对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或作为早期诊断,分子分型,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经体外筛选得到的,能与响应的靶分子专一性紧密结合的一类单链DNA或RNA。与抗体相比,适配体靶分子范围广,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筛选制备方便且纯度高,批间重现性好,性质稳定,容易修饰功能团,因此在药物筛选,临床诊断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建立的基于适配体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压电生物传感法等。其中,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特性参数多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量子点是粒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子波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晶粒。它们处于分子与块状固体之间的中间状态,通常由Ⅱ-Ⅵ族或Ⅲ-Ⅴ族元素组成。量子点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都随粒径的下降而急剧增加。由于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导致量子点的热,磁,光,敏等特性和表面稳定性均优于相应的体材料。量子点的光学性质是目前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分析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研究领域。其光学特性比传统有机染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量子点的荧光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因此可以采用单一波长光源同时激发不同颜色的量子点;②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粒径大小和组成材料来“调谐”其发射波长,将不同光谱区的量子点混合使用,可以使研究者通过多种颜色同时追踪数种生物分子;③量子点的荧光光谱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荧光光谱窄而对称,因此用不同光谱特征的量子点标记生物分子时,荧光光谱易于识别分析;④比 有机染料具有更高的光稳定性。在深入开发和研究量子点的荧光性质的同时,量子点的磷光性质也开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
磷光是一种长寿命的光,平均寿命达10-4秒到数秒。磷光与荧光的发光机理不同,是分子中电子激发三线态T1回到基态S0而产生的辐射。由于T1-S0是禁阻的,其可能性仅为S1-S0过程可能性的百万分之一。由于磷光寿命长,在发射光子以前,分子的碰撞运动会使T1电子经无辐射弛豫返回基态,也就是所谓的磷光猝灭。为克服猝灭现象,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深冷设备把分子固定为刚性体,这就是最初的低温磷光。但是低温磷光的限制条件是必须具有深冷设备,装置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因此室温磷光的研究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室温磷光的检测有很多的优点:①灵敏度高:磷光的灵敏度通常比一般的吸光光度法高三个数量级;②无需价格昂贵且使用麻烦的低温冷却装置,免除了溶剂或溶液的除氧过程,相对低温磷光法,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简化了操作步骤;③分析曲线线性范围宽:通常达2-4个数量级;④选择性好:这是因为磷光光谱的位置通常位于更长的波长,具有更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不会和激发光谱发生重叠,可以避免激发光的干扰,自吸收现象也有所减轻;⑤检出限低:发光分析的检出限一般决定于空白值的大小,因为磷光较少受杂散光及背景发光的干扰,即空白值较低;⑥易于实现连续操作和自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3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