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包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1511.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冀晓宇;刘云浩;何源;王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传输 方法 通信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传感器制造、嵌入式计算的日益成熟,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它们能够在恶劣及危险环境中迅速展开,并通过无线自组成网,不受现有有线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感知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以多跳中继方式汇集到数据处理中心。
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工作致力于如何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以及降低能量消耗。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如何提高无线传感器节点对于无线信道的利用率。
但在实际网络中,由于发送节点造成无线信道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能够减少数据包的冲突,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发送节点按各自对应的第一发送概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数据包发送状态,确定第二发送概率;
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含所述第二发送概率;
接收所述发送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发送概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发送状态,确定第二发送概率包括:
当发送节点近期发送的数据包冲突较重时,将所述第一发送概率调小,作为第二发送概率;当发送节点近期发送的数据包冲突较轻时,将第所述一发送概率增大作为第二发送概率;
相应地,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发送通知消息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发送包含第二概率的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发送状态,确定第二发送概率包括:
如果至少一个发送节点中多个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且发送冲突,则重新确定发送概率,将重新确定的发送概率作为所述第二发送概率;
相应地,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发送通知消息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中发送数据包的多个发送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通知消息还包含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标识数据包发送成功或者数据包发送失败。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节点的数量,利用当前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的状态,不断调整发送概率直至确定最优的发送概率。
一种通信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发送节点按各自对应的第一发送概率发送的数据包;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包发送状态,确定第二发送概率;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含所述第二发送概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发送概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发送节点近期发送的数据包冲突较重时,将所述第一发送概率调小,作为第二发送概率;当发送节点近期发送的数据包冲突较轻时,将第所述一发送概率增大作为第二发送概率;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发送包含第二概率的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至少一个发送节点中多个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且发送冲突时,重新确定发送概率,将重新确定的发送概率作为所述第二发送概率;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发送节点中发送数据包的多个发送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可选的,所述通知消息还包含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用于标识数据包发送成功或者数据包发送失败。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节点的数量,利用当前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的状态,不断调整发送概率直至确定最优的发送概率。
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接收发送节点按发送概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发送状态,重新确定发送概率,向发送节点发送重新确定的发送概率,接收发送节点根据重新确定的发送概率发送的数据包。这样根据数据包发送状态重新确定的发送概率,发送节点根据新的发送概率发送数据包,从而减少数据包的冲突,提高无线信道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