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7604.8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5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梁益龙;杨明;宋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c4 钛合金 多层次 组织 细化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C4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传统钛合金,其组织形态丰富,有β相变点以下40~50℃锻造得到的α+β等轴状的钛合金,这种组织中α相含量>50%,其余为βC相;在β相变点以下15~40℃锻造,得到<50%的初生α0+βC的双态组织;当TC4钛合金的变形开始和终了温度都在β相区,且变形量又<50%时,或者将合金加热到β相区后以较慢的冷却速度冷却时,都将得到魏氏组织;网篮组织是将两相钛合金在β转变温度附近变形,或在β相区开始变形,而在两相区终止变形(变形量为50~80%),得到的组织。三态组织是属于近β锻造,在β相变点以下10~15℃锻造后冷却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以得到包括晶粒尺寸、团尺寸、针片状或条束状组织尺寸、亚片条尺寸等不同的TC4钛合金,从而应用于不同要求的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待处理的TC4钛合金放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000~1100℃,保温5~20min后,将加热件从加热炉内取出使其以80~12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得晶粒尺寸为200~300μm,团尺寸为140~170μm,条束尺寸为0.7~1.0μm,平均硬度为34~37HRC的TC4钛合金热处理件。
一种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待处理的TC4钛合金放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000~1100℃,保温5~20min后,将加热件从加热炉内取出使其以25~45℃/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得晶粒尺寸为200~300μm,团尺寸为90~120μm,条束尺寸1.4~1.7μm,平均硬度为30~34HRC的TC4钛合金热处理件。
一种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待处理的TC4钛合金放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000~1100℃,保温5~20min后,取出加热件,使其以2~5℃/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得晶粒尺寸为200~300μm,团尺寸为90~120μm,条束尺寸1.6~2.0μm,平均硬度为29~30HRC的TC4钛合金热处理件。
一种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待处理的TC4钛合金放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000~1100℃,保温5~20min后,停止加热使加热件以0.01~0.05℃/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得晶粒尺寸为200~300μm,团尺寸为40~60μm,条束尺寸8.0~10.0μm,平均硬度为28~29HRC的TC4钛合金热处理件。
前述方法中,所述待处理的TC4钛合金中包括钛元素(Ti)89.98、铝元素(Al)5.422、钒元素(V)4.281、碳元素(C)0.058和铁元素(Fe)0.083。
前述方法中,所述待处理的TC4钛合金中含的杂质元素包括小于或等于0.05的氮元素(N)、小于或等于0.015的氢元素(H)和小于或等于0.20的氧元素(O)。
前述方法中,所述待处理的TC4钛合金状态为锻态,晶粒组织为细小片条状的魏氏组织,无过烧过热现象,无氧化。
前述方法中,所述保温5~20min根据待处理的TC4钛合金的有效厚度确定,保温时间与待处理的TC4钛合金有效厚度成正比,有效厚度越大保温时间越长,反之保温时间越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与传统工艺不同,是在β相区一定温度进行加热,并控制相应的保温时间,然后控制四种不同的冷却速度,从而得到包括晶粒尺寸、团尺寸、条束尺寸等不同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一种TC4钛合金多层次组织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待处理的TC4钛合金放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000~1100℃,保温5~20min后,将加热件从加热炉内取出使其以80~12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得晶粒尺寸为200~300μm,团尺寸为140~170μm,条束尺寸为0.7~1.0μm,平均硬度为34~37HRC的TC4钛合金热处理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蒸镀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涡轮用高温合金的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