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模具内辅助脱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7483.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4 | 分类号: | B21D4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模具 辅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带辅助连续模脱料的机构。
背景技术
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为保证连续模的连续加工,连续模在将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其进行脱料送出。
现有的连续模所使用的脱料结构较为简单,,如图1所示,现有的连续模使用在脱料口处使用一可升降的浮块9将零件8顶起,使用后送达的零件10将其推出,实现脱料,该种脱料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的说为保证落产品角度必须增加浮块9的浮升高度,整个料带浮升高度增高,显著增加成本。同时,后送达的零件10推动前零件8时,因接触产生冲撞,会产生接触印。另外,后送达的零件10有时会跑到待脱料零件8上方倒致不能撞击待脱料零件8并使待脱料零件8脱落,有爆模风险。
综上所述,传统的连续模模内的脱料结构稳定性差,不能满足现代化快速、高效生产的需要,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行业亟需一种新型的连续模内辅助脱料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连续模内的脱料机构所存在的不中,提供一种使用高效、安全、脱料效率高的连续模具内辅助脱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模具内辅助脱料机构,包括有摆杆、脱料杆、限位柱。
所述摆杆上端通过转轴垂直安装在连续模的上模板内;
所述摆杆在上模板内可呈角度自由摆动;
所述摆杆插入下模板内;
所述摆杆上部与一固装在上模板内的摆杆复位弹簧接触配合;
所述摆杆的下端横向伸出一带有直边斜角的凸起与摆杆构成一直角挂钩;
所述脱料杆的尾端通过一转轴安装在连续模的下模板内,使脱料杆横置于下模板内;
所述脱料杆另一端可沿转轴向上自由转动;
所述脱料杆的下表面与一固装在下模板内的脱料杆复位弹簧接触配合;
所述脱料杆上设有一呈弧形的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与一安装在下模板内的限位柱配合;
所述摆杆与所述脱料杆配合。
本发明工作时,摆杆在上模座随上模座下行,摆杆下端的凸起利用其直角斜边与脱料杆一端接触将挤压脱料杆,脱料在下压力的作用沿其一端的转轴下转动,此时脱料杆复位弹簧压缩形弯,同时摆杆受横向压力,使得摆杆得位弹簧受挤压,当摆杆继续下行时,脱料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行直角挂钩的转角内,而后摆杆在上模座的带动下,上行,脱料杆挂于摆杆上随其上行,脱料杆推动零件脱料,当脱料杆转动一定角度后,与摆杆分离,由自身重力带动其复位,而限位柱可防止其在高速运行时,不会因转动角度过大而无法复位的问题。
本发明结构虽较为简单,但其设计合理,解决了传统连续模内的脱料机构所存在的不足,使连续模可高效、安全的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连续模的脱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摆杆
(2)脱料杆
(3)限位柱
(4)限位槽
(5)凸起
(6)摆杆复位弹簧
(7)脱料杆复位弹簧
(8)零件
(9)浮块
(10)零件
(11)上模板
(12)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对本发明进行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图2举一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有摆杆1、脱料杆2、限位柱3,所述摆杆1上端通过转轴垂直安装在连续模的上模板11内;所述摆杆1在上模板11内可呈角度自由摆动;所述摆杆11插入下模板12内;所述摆杆1上部与一固装在上模板11内的摆杆复位弹簧6接触配合;所述摆杆1的下端横向伸出一带有直边斜角的凸起5与摆杆1构成一直角挂钩;所述脱料杆2的尾端通过一转轴安装在连续模的下模板12内,使脱料杆2横置于下模板12内;所述脱料杆2另一端可沿转轴向上自由转动;所述脱料杆2的下表面与一固装在下模板12内的脱料杆复位弹簧7接触配合;所述脱料杆2上设有一呈弧形的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与一安装在下模板12内的限位柱3配合;所述摆杆1与所述脱料杆2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NG池的响应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用多孔胺官能树脂去除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