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7408.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国;张梅;吴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圣昊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0 | 分类号: | C22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350 河南省焦作市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合金 疲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合金在工作过程中各点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的变化,这种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也称循环应力)。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虽然零件所承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点,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
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实际上,金属材料并不可能作无限多次交变载荷试验。一般试验时规定,钢在经受10ˇ7次、非铁(有色)金属材料经受10ˇ8次交变载荷作用时不产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当施加的交变应力是对称循环应力时,所得的疲劳强度用σ–1表示。许多合金在工作过程中各点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这种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也称循环应力)。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虽然零件所承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点,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疲劳破坏是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零件的疲劳损坏主要存在于高应力集中点,一般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多次塑性变形后产生微观裂纹。因此提高合金材料的疲劳度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
控制合金中Fe、Si含量,Fe<0.15%,Si<0.12%;
控制Cu、Mn、Gr的含量,用来减少不熔化合物为基体形成的裂缝源;
以Zr、Ti代替Mn、Cr细化晶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合金中容易形成不熔化合物Cu、Mn、Gr、Fe、Si的含量,来减少合金中形成以不熔化合物为基体的裂纹源,大幅提高了合金的疲劳极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
控制合金中Fe、Si含量,Fe 0.13%,Si 0.09%;
控制Cu、Mn、Gr的含量,用来减少不熔化合物为基体形成的裂缝源;
以Zr、Ti代替Mn、Cr细化晶粒。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
控制合金中Fe、Si含量,Fe 0.10%,Si 0.10%;
控制Cu、Mn、Gr的含量,用来减少不熔化合物为基体形成的裂缝源;
以Zr、Ti代替Mn、Cr细化晶粒。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合金疲劳度的方法,
控制合金中Fe、Si含量,Fe 0.12%,Si 0.11%;
控制Cu、Mn、Gr的含量,用来减少不熔化合物为基体形成的裂缝源;
以Zr、Ti代替Mn、Cr细化晶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圣昊铝业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圣昊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类标本制作工具承装箱
- 下一篇:基于红外检测及视频监控的智能安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