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3840.2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欣;杨元龙;徐宇亮;陈耀辉;张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8 | 分类号: | C09J151/08;C09J11/06;C08F283/00;C08G18/67;C09K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乙烯基 树脂 堵漏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地下工程、隧道、大坝、油田等的防水堵漏材料,大多采用单组分水溶性聚氨酯、丙烯酸盐以及丙凝等化学灌浆材料。这些浆材具有一定的吸水溶胀功能,在裂缝中固化后,其固结体遇水可反复膨胀,达到止水堵漏的效果。但由于这些浆材固结后强度比较低,耐盐性较差,所以不适合应用在建筑物的补强加固方面。
现今市场上有一种环氧树脂堵漏材料能有效在水介质中快速固化,而且固结体强度高、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良好、收缩率低。但这种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短期强度上升较慢,特别是在温度较低(5℃以下)的情况下固化比较慢,难以满足北方秋冬季施工的要求。随着北方开始大量建设地铁、高铁、隧道等,开发一种低温快固的堵漏材料产品日渐紧迫。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其由质量比为100:(3~10)的甲组分和乙组分组成,其中:
甲组分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
乙组分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
引发剂 5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0%。
优选的,甲组分中所述聚氨酯乙烯基化合物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器并于110~120℃、真空度133.3Pa脱水1.5~2h后,降温至50℃,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后于70~80℃反应3~4h;加入催化剂反应1h,再加入阻聚剂和含羟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反应5h,得到所述聚氨酯乙烯基化合物;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聚醚多元醇36.8~75.3%,二异氰酸酯13.4~34.0%,含羟基的乙烯基化合物11.0~29.8%,催化剂0.1~0.2%,阻聚剂0.2~0.4%。
更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含羟基的乙烯基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或三乙烯二胺;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对甲酚。
最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醚N-204、聚醚N-201、聚醚N-220、PTMEG-1000或PTMEG-2000中的一种。
优选的,甲组分中所述环氧乙烯基化合物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器中并加热到85~95℃,然后在搅拌的状态下加入丙烯酸系化合物、催化剂和阻聚剂的混合液,加入完毕后在115~125℃反应3~4小时,得到所述环氧乙烯基化合物;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环氧树脂67.4~74.4%,丙烯酸系化合物25.2~32.2%,催化剂0.1~0.3%,阻聚剂0.1~0.3%。
更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为E-51环氧树脂或E-44环氧树脂;所述丙烯酸系化合物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所述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或N,N-二甲基苯胺;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对甲酚。
优选的,甲组分中所述促进剂为N,N-二甲基对苯甲胺、N,N-二甲基甲胺、N,N-二乙基苯胺或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中的一种;甲组分中所述活性稀释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乙组分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上述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乙烯基化合物、环氧乙烯基化合物、促进剂和活性稀释剂加入反应器,搅拌0.5~1h,得到甲组分;
(2)将引发剂搅拌溶解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得到乙组分。
上述低温快固乙烯基树脂堵漏材料在地铁、隧道、污水处理池或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堵漏工程中的应用,甲组分和乙组分按100:(3~1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3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