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3586.6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崔开宇;李永卓;黄翊东;冯雪;刘仿;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B82Y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结构 晶体 | ||
1.一种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二氧化硅隔离层、硅平板、顶层二氧化硅层和空气隔离区;
所述硅衬底,用于承载整个光机晶体微腔结构;
所述二氧化硅隔离层,用于隔离所述硅衬底和硅平板;
所述硅平板,位于所述二氧化硅隔离层之上,所述硅平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输入波导区、光机晶体微腔区、输出波导区;所述输入波导区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光机晶体微腔区;所述光机晶体微腔区,包括硅波导和空气孔阵列,其用于局域光子和声子缺陷模式,实现光子和声子的耦合;所述输出波导区用于输出光信号;
所述顶层二氧化硅层,位于所述硅平板之上,其与所述二氧化硅隔离层配合以保护所述硅平板;
所述空气隔离区,位于所述光机晶体微腔区的上方和下方,且位于所述二氧化硅隔离层和顶层二氧化硅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晶体微腔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区、缺陷区和第二反射区,所述缺陷区的空气孔半径从缺陷区边缘到缺陷区中心依次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区、第二反射区以缺陷区中心为轴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区中心的空气孔半径r1=η·r0,其中r0为第一反射区或第二反射区的空气孔半径,η为空气孔半径变化的比例系数,1<η<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η为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区中相邻两个空气孔半径之差为Δr0,其中r0为第一反射区或第二反射区的空气孔半径,其中,0<Δr0<r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Δr0为0.075Δr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平板的波导宽度为300nm-800nm,厚度为200nm-5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600nm~3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梁结构的光机晶体微腔,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子束曝光和干法刻蚀工艺在所述硅平板上形成输入波导区、光机晶体微腔区、输出波导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35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