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主搁脚总成及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3546.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彬;许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主 总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主搁脚组件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属于日常使用的轻便型机动车,驾乘者在驾乘时双脚需踏在对应的脚蹬上,以便完成换挡以及刹车动作;在通常的驾驶过程中,驾乘者的双脚处于常态的踏于左右脚蹬上,以保证驾驶的舒适性、平稳驾驶和车辆的安全行驶。由此可见,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左右脚蹬的舒适性较为重要;特别是主左右脚蹬,用于驾驶者使用,其舒适性、稳定性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弯梁摩托车的主左右脚蹬均是连接在发动机上,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至主左右脚蹬,使驾驶人员产生驾驶疲劳。较普遍的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是在主左右脚蹬上增加橡胶套隔振或增加结构刚度,提高其共振频率,但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主左右脚蹬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避免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至左右脚蹬,减小左右脚蹬的振动,从而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稳定性和提高驾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主搁脚总成及摩托车,能够避免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至左右脚蹬,减小左右脚蹬的振动,从而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稳定性和提高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摩托车主搁脚总成,包括左搁脚组件和右搁脚组件,左搁脚组件包括左搁脚和用于将左搁脚安装于摩托车车架的左搁脚支架;右搁脚组件包括右搁脚和用于将右搁脚安装于摩托车车架的右搁脚支架。
进一步,所述左搁脚支架包括用于连接车架主梁的左主杆和相对于左主杆 向后用于连接车架左侧的左辅助杆,所述左主杆和左辅助杆固定连接;所述右搁脚支架包括用于连接车架主梁的右主杆和相对于右主杆向后用于连接车架右侧的右辅助杆,所述右主杆和右辅助杆固定连接;车架主梁指的是车架的中心主梁,即向前延伸的用于安装发动机、油箱的梁,弯梁车车架的主梁即指的是中心弯梁;采用上述连接结构,左主杆和左辅助杆之间以及右主杆和右辅助杆之间形成三角形连接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而连接刚度较大,避免发生较大振动。
进一步,所述左搁脚固定安装于左主杆下端,左主杆向上延伸并向内侧折弯后连接车架主梁,左辅助杆固定连接于左主杆下根部并向后上方倾斜连接于连接车架左侧;所述右搁脚固定安装于右主杆下端,右主杆向上延伸并向内侧折弯后连接车架主梁,右辅助杆固定连接于右主杆下根部并向后上方倾斜连接于连接车架右侧;适应于车架的结构,脚蹬组件整体简单轻便。
进一步,所述右主杆向上延伸并向内前方倾斜折弯后连接车架主梁,在该折弯处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右辅助杆,第二右辅助杆相对于右主杆向内后方延伸连接车架主梁;第二辅助杆用于加强右主杆由于向内前方倾斜折弯后导致的不稳定性,加强右搁脚支架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左辅助杆通过左辅助衬套安装于平叉轴左端延伸部,右辅助杆通过右辅助衬套安装于平叉轴右端延伸部;利用平叉轴结构进行安装,节约安装空间并保证安装后的稳定性;采用衬套安装于平叉轴,可根据需要设置减振垫层形成悬挂状态,进一步利于减振。
进一步,车架主梁固定设有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相对形成盒状结构,所述左加强板固定设有向左延伸的左支架安装轴,所述左主杆固定设有左主衬套并通过左主衬套安装于左支架安装轴;所述右加强板固定设有向右延伸的右支架安装轴,所述右主杆固定设有右主衬套并通过右主衬套安装于右支架安装轴;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形成的盒状结构利于提高整体的安装刚度,且可使右搁脚支架以及左搁脚支架安装灵活;左主杆采用左主衬 套以及右主杆采用右主衬套连接于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与右辅助杆和左辅助杆相结合,形成悬挂结构,利于减振并形成较大刚度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右辅助杆连接于右加强板;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安装有所述的摩托车主搁脚总成。
进一步,所述摩托车为弯梁摩托车,本发明的脚蹬支架结构更能适用于弯梁车结构等主梁较为简单的摩托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摩托车主搁脚总成,采用将脚蹬安装于车架的结构,能够避免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至左右脚蹬,减小左右脚蹬的振动,从而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稳定性和提高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左脚蹬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脚蹬组件沿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脚蹬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脚蹬组件沿B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3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体车
- 下一篇:空间机器人视觉伺服捕获运动目标的地面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