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像匹配装置和热像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9388.2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H04N5/33;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热像匹配装置和热像匹配方法,涉及红外检测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自热像检测技术应用以来,使用者一直困惑于对正确拍摄部位、拍摄角度下被摄体成像形态等的认知,这取决于使用者的主观意念和经验,导致目前如果要确保检测的质量则需边拍摄边思考,拍摄速度很慢,如果加快速度则易遗漏关键拍摄部位或被摄体缺陷,影响状态评估的效果。通常需要数年的实践积累,使用者才能达到较高的检测水平。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近来,一些期望可以降低热像拍摄的技术难度,提高拍摄速度的手段为人公知。
存在这样的技术,将体现了被摄体预定形态特征的参考图像与拍摄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连续重叠显示,使用者以该参考图像作为拍摄被摄体热像的视觉参照,进行被摄体的拍摄,来确保被摄体热像在红外热像中的形态特征的正确,以保证了拍摄的质量。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201210008404.6公开了这样的热像拍摄装置。
然而,上述方式需要使用者通过视觉人工来判断参考图像和被摄体热像的匹配程度,使用者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并影响了拍摄的速度。
并且,参考图像对使用者的拍摄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对红外热像具有一定的遮挡,并且,对被摄体热像的热像位置、尺寸、角度有较大的限定,反而增加了使用者的不便。
因此,所理解需要一种热像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像匹配装置和热像匹配方法,能检测所拍摄的红外热像中是否具有特定被摄体热像,当检测到特定被摄体热像时,显示指示被摄体热像位置的标识,来通知使用者。从而使拍摄的操作简单,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降低,拍摄质量和速度提高,工作强度减低,并无需过度依赖使用者主观上的意念的有益效果;利于进一步进行分析、存储等处理或操作。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热像匹配装置,包括:获取部,用于拍摄获取热像数据帧;检测部,用于基于所获取的热像数据帧,检测是否具有特定被摄体热像;图像处理部,用于根据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基于所获取的热像数据帧,生成带有体现特定被摄体热像位于红外热像中的位置的标识的红外热像。
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热像匹配装置,包括:获取部,用于获取热像数据帧;检测部,用于基于获取的热像数据帧,检测是否具有特定被摄体热像;图像处理部,用于根据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基于所获取的热像数据帧,生成带有体现特定被摄体热像位于红外热像中的位置的标识的红外热像。
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热像匹配装置,包括:获取部,用于获取热像数据帧;检测部,用于基于所获取的热像数据帧,检测是否具有特定被摄体热像;标识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检测部检测的检测结果及获取部获取的热像数据帧,生成体现特定被摄体热像位于红外热像中的位置的标识。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获取部,用于连续获取热像数据帧。
本发明的热像匹配方法,包括:获取步骤,用于获取热像数据帧;检测步骤,用于基于获取的热像数据帧,检测是否具有特定被摄体热像;图像处理步骤,用于根据检测步骤检测的检测结果,基于所获取的热像数据帧,生成带有体现特定被摄体热像位于红外热像中的位置的标识的红外热像。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说明书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热像记录装置的示例的热像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热像装置100的外型图。
图3是实施例1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被摄体信息、被摄体识别信息等的示意图。
图4是检测窗口的示意图。
图5是多个检测窗口检测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处理过程的显示界面的显示例。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控制流程图。
图8是被摄体轮廓、分析区域作为标识的显示例。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控制流程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标识的显示例。
图11是实施例2检测到二个特定被摄体热像并分别生成的标识的显示例。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列引脚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贴片二极管裁料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