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8376.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邵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艳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K36/264;A61P11/06;A61P11/1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哮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不同地区和种族的患病率有很大的差别,发达国家通常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小儿哮喘患病率从0-30%不等。哮喘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性基本研究(ISAAC)组1998年调查,英国学龄儿童哮喘发病率由1989年的10.2%上升至1996年的20.9%。美国17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在20世纪80年代由原来的3.2%增高至4.3%,1997年达到5.7%。2000年调查显示,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平均患病率为0.5%-3.33%,1990年为0.11-2.03%,十年内儿童哮喘患病率平均上升了64.8%。传统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普遍采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抗胆碱药物、抗IgE治疗等药物方法进行治疗,此方法价格高昂,依赖性强,且经常伴有副作用,治疗不当易引起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人们便秘而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价格昂贵、有副作用的问题,
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物组合。
具体地,本发明治疗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物组合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海螵蛸2-15克,炙麻黄2-10克,细辛0.5-5克,贝母0-10克。
上述治疗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物组合,优选地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
上述治疗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物组合,如痰多,优选地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贝母6克。
根据中医药理论,本发明处方中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收敛止血,涩精止带,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炙麻黄:本品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对于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急咳逆,最宜使用本品,其发散风寒与平喘的功效,能全面针对该证的病因病理,如《和剂局方》三拗汤。对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本品仍可宣降肺气以收平喘之剂,如《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喘咳而痰多者,尚须配伍化痰之药,如《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其与款冬花、半夏、苏子等同用。
细辛:细辛作为药用植物,始载秦汉《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辽细辛根细、色灰黄、叶色绿,味辛辣麻舌。性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有祛风,散寒,温肺、行水,开窍的作用。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此外,细辛还具有抗炎免疫、局部麻醉、提高新陈代谢、抗菌作用,亦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制备方法:共研细末,分为3包,早、中、晚各服1包。如痰多加贝母6克同研。连服1个月。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能有效的治疗和缓解小儿哮喘,治疗小儿哮喘600例,3年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8.5%,并且价格便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称取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如痰多加贝母6克。共研细末,分为3包,早、中、晚各服1包。如痰多加贝母6克同研。连服1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艳艳,未经邵艳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 下一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