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小孔强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8204.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张伟;戴亚春;姜文帆;陈岚崴;郭华杰;刘秋阁;严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声波 小孔 强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小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振动部件,经过极化后连接超声波发生器,激励超声波产生振动对小孔内壁进行珩磨和强化,降低表面粗糙度和引入残余应力;其具体步骤为:对压电陶瓷柱(1)进行极化;超声波发生器(6)激励窄带半正弦脉冲信号,幅值为20V ,激励频率为2OKHz~60KHz ,压电陶瓷柱极化后激励超声波产生5-10um的振幅对小孔进行撞击,使小孔内壁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引入残余应力,使小孔得到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柱(1)极化电场为1.5-5kv/mm,极化温度为100-180℃,极化时间为10-60min,采用空气极化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柱(1)同时作旋转和上下运动。
4.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小孔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电陶瓷柱(1),保护套(2)、胶水(3)、导电胶(4)、电缆线(5)、超声波发生器(6)组成;压电陶瓷柱(1)为圆柱体,上下两端涂有银层,圆柱一端形状设为倒椭圆角,压电陶瓷柱(1)侧面沿径向开一槽,该槽从倒圆角一端起至距另一端1/3处,并在槽内填充导电胶(4),导电胶(4)处于倒圆角的一端通过电缆线(5)连接超声波发生器(6)的负极,另一端通过电缆线(5)连接超声波发生器(6)正极;所述压电陶瓷柱(1)外设有保护套(2),并通过胶水(3)固定,保护套(2)设有缝隙,与压电陶瓷柱(1)上的槽的位置一致;所述保护套(2)位于压电陶瓷柱(1)倒椭圆角的一端为工作面,做成半椭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由T形套(8)、螺栓(9)、固定板(10)、定位销(11)和旋转轴(12)组成; T形套(8)与压电陶瓷柱(1)之间为胶粘连接,T形套(8)与旋转轴(12)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设有0.5mm-1mm间隙,固定板(10)与旋转轴(12)之间通过螺栓(9)连接,固定板(10)与T形套(8)之间用定位销(11)进行固定,T形套(8)上加工有两端为圆形的长槽,槽边与定位销进行固定;旋转轴(12)连接驱动设备实现旋转和上下移动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柱(1)为PZT系压电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由POM材料并且添加碳纤维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2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加样针
- 下一篇:前端锚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