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7269.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东武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0;E04D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廊桥式 多功能 空中 步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开发暨城市建设领域,发明了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与人行步道在空中组合建造的新方法。特别适用于城市道路,尤其是人行道的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在基本不影响人员通行的同时建造集中式或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并可将原有的人行道改造成为行车道、自行车道或停车位。本发明的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为现代城市建设、老旧城区改造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日益恶化与化石能源枯竭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清洁、广泛、免维护的优点,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但是太阳能的开发也存在一些亟需克服的障碍,比如:能量分布密度小,需占用巨大面积,而土地占用则给光伏电站建设带来极大的成本和环境压力。利用屋顶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也存在着小、散、产权纠纷、投资回报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探索在集约化利用土地的基础上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对于我国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且,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往往滞后于车辆的增加,人车路矛盾突显。突出表现在:现有道路拓宽非常困难,建设绿色环保的自行车道、专用公共汽车道缺乏道路资源,城市中心区域公共停车位极度缺乏,人流和车流同平面交叉冲突。这些情况在特大型城市以及老旧城区表现的尤为突出,现有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方法只部分解决了人流过行车道的问题,但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上述其他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更好地解决上述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交通困境以及新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难题,而提供一种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它利用钢架结构将停车位、行车道、人行道等交通设施和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集成一体,使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现代城市新能源开发、交通环境改善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包括钢架支撑结构,长廊状人行通道框架、钢结构上下楼梯、内外辅助结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五大部分。其特征在于:钢架支撑结构由“柱”形支撑柱、“船”形横托梁、“弓”形纵跨梁组成。长廊状人行通道框架由走道“框”形方钢结构平台,侧面“框”形护栏支撑结构,顶面“框”形方钢结构平台组成。钢制上下楼梯由楼梯平台支撑柱、钢制平台、钢制阶梯及楼梯护栏组成。内外辅助结构包括内部的木材、塑胶等轻质步道铺设材料,与建造地街区风格相一致或接近的外部装修贴面材料,不锈钢玻璃护栏,扶手,铝合金移窗以及灯光照明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电流控制箱及与之配套的电缆线路。
所述的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其建造安装的特征在于:在道路两侧人行道适当部位,浇注、打牢混凝土基础并埋设钢结构预制件,在其上树立安装“柱”型支撑柱并用高强度螺栓或焊接固定,在柱形支撑柱顶端安放“船”型横托梁并焊接固定,在两相邻“柱”形支撑柱之间架设“弓”形纵跨梁并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固定,在纵跨梁跨度较大时,可另行布置托架梁。三者于原有人行道之上共同构成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的钢架支撑结构。在“船”形横托梁和“弓”形纵跨梁的上方安装固定走道“框”形方钢结构平台,在“框”形方钢结构平台的两侧边缘安装固定侧面“框”形护栏支撑结构,在两侧“框”形护栏支撑结构的顶端安装固定顶面“框”形钢架结构形成平台,各“框”形结构部件可在现场吊装并用高强度螺栓或焊接拼接固定成方管状。同样顺序安装多个相邻方管状结构并相连接即形成长廊状人行通道框架。在上述长廊状人行通道框架结构内部,在走道“框”形方钢结构平台上安装薄钢板形成走道平台,在其上铺设木材、塑胶或其他防滑材料成为步行通道。在长廊状人行通道框架结构的侧面“框”形护栏支撑结构上安装不锈钢玻璃护栏、扶手、铝合金移窗形成侧壁。在顶部“框”形平台的下方加装轻质材料吊顶以及安装灯光照明设备。在长廊状人行通道框架结构的外侧面贴覆与建造地街区风格相一致或接近的外部装修材料。在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的侧面根据需要可以架设钢结构上下楼梯。在人行通道顶部钢结构框架平台上方安装固定太阳能光伏组件板形成太阳能光伏阵列,在廊桥式多功能空中步道的适当部位架设平台安装电流控制箱,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汇集太阳能光伏组件所发电力,并架设电力传输线路将所发电力传输至电网或电力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东武,未经郑东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背光驱动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SSD1963的嵌入式彩屏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