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展式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6616.0 | 申请日: | 201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得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展式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无线电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电子设备实现无线通讯的必要设备,对于AM、FM的信号收发,通常都需要金属天线;一般而言,相同的形状下,天线的体积越大,则收发性能越好;因此,目前对于提升天线接收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提高天线长度,最典型的就是可伸缩天线。
但是,事实上,无线电波在空中的辐射是呈球状向外辐射的,因此,单方向上所能接收到的信号较弱,容易丢失信息;故而,对于需要接受内容较为丰富的天线,如电视天线,则需要采用具有多方向接收能力的立体天线,如八木天线;但是,目前的立体天线空间体积较大,难以携带,因此,对于需要经常移动的设备,极其不便,几乎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展式天线,该收展式天线不仅具有多方向接收无线信号的能力,并且便于搭建,携带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移动设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收展式天线包括金属直杆;所述金属直杆上套装有两个金属环套,该两个金属环套之间由弹性金属杆连接,所述弹性金属杆环绕所述金属直杆均匀分布;至少一个所述金属环套可在所述金属直杆表面滑动,并且可滑动的所述金属环套与金属直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于所有所述弹性金属杆弯曲成半圆时,所产生的合弹力在金属直杆轴向的分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金属环套均可以在所述金属直杆表面滑动,从而使各所述弹性金属杆弯曲后形成的球状金属笼可以在金属直杆上任意滑动,以提高整个天线的可调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金属杆由螺线形簧丝构成,使弹性金属杆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由于簧丝为螺线形,在其延伸路径上,簧丝表面各点的法线方向连续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对空间各位置的无线信号的吸收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收展式天线在接收无线信号时,将所述的两个金属环套相向滑动,从而挤压各所述弹性金属杆,使各弹性金属杆被挤压呈一个球状的金属笼,对于该球状金属笼而言,空间中任意方向的无线信号,均能被其良好地捕获,因此,具备了优越的接收能力;当该天线需要携带时,只需将两个所述金属环套背向拉开,则各弹性金属杆被拉直,环绕贴设在所述金属直杆的表面,因此,空间体积急剧缩小,极其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收展式天线的一个实施例在展开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在收拢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实施例中,该收展式天线处于展开状态,包括金属直杆1;所述金属直杆1上套装有两个金属环套21、22,该两个金属环套之间由弹性金属杆3连接,所述弹性金属杆3环绕所述金属直杆1均匀分布;需要指出的是,图1仅仅为示意图,实际上弹性金属杆3的数量应远大于图1中所示,如,一般可采用16~20根。
图1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金属环套21、22均可以在金属直杆1表面滑动,并且所述金属环套21、22与金属直杆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于所有所述弹性金属杆3弯曲成半圆时,所产生的合弹力在金属直杆1轴向的分力;即如图1所示,所有弹性金属杆3弯曲形成球状金属笼,此时,由金属环套21、22与金属直杆1之间的静摩擦力约束,使弹性金属杆3不向两端伸展。
由于两个所述金属环套21、22均可以在金属直杆1表面滑动,从而使各所述球状金属笼可以在金属直杆1上任意滑动,以提高整个天线的可调性。
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的收拢状态,该状态下,各弹性金属杆3被拉直,环绕贴设在所述金属直杆1的表面,空间体积急剧缩小,极其便于携带。
上述收展式天线在接收无线信号时,将所述的两个金属环套21、22相向滑动,从而挤压各所述弹性金属杆3,使各弹性金属杆3被挤压呈一个球状的金属笼,对于该球状金属笼而言,空间中任意方向的无线信号,均能被其良好地捕获,因此,具备了优越的接收能力;当该天线需要携带时,只需将两个所述金属环套21、22背向拉开,则各弹性金属杆3被拉直,环绕贴设在所述金属直杆1的表面,因此,空间体积急剧缩小,极其便于携带。
除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外,所述弹性金属杆3可以由螺线形簧丝构成,这样,不仅弹性金属杆3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由于簧丝为螺线形,在其延伸路径上,簧丝表面各点的法线方向连续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对空间各位置的无线信号的吸收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6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