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3724.2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刘骥;姚淮林;姜富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实时 反馈 电力 负荷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电力负荷管理已经实现了对用户负荷的按比例轮次控制,在电网供需紧张和故障时,基本可以快速通过对用户的负荷控制维持电网平衡,但由于每个用户的正常用电控制能力较弱,只能进行总量的比例控制,会对用户正常用电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只能采取分组、轮流控制的方式进行;而用户参与负荷控制的数量不足又造成每户限电容量较大,导致被纳入负荷管理的用户限电影响大,形成循环,造成负荷管理的协调工作量大。
目前,用户能效管理系统主要着眼于对内部设备的优化控制,维持较好的舒适度并考虑节能,具有对用电设备基本的自动/手动控制能力,具备对主要设备和供电支路的用能计量,部分地区也进行了根据电网限电指令通过能效管理系统实施设备控制的实践,是需求响应理念的有益探索。但一方面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电网负荷管理中心和用户缺少对自身可调负荷容量的精细化、实时化掌握。
因此,基于上述用户能效管理系统的需求,结合智能电网的建设背景,针对电网负荷管理、提升智能用电服务、构建用户和谐用电的需求,提出基于用户实时可调负荷容量情况,建设负荷调节系统,通过大量用户不影响正常用电的合理调节,实现电网负荷曲线调整,减少被动负荷管理现象的发生,是当前电力负荷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网负荷管理中心和用户缺少对自身可调负荷容量的精细化、实时化掌握的问题。本发明的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一方面向用户提供自动、智能的负荷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向负荷调节主站上传用户可控制电力负荷的运行状态,便于电网公司掌握调度区域内的可调负荷容量,对负荷进行更好的协调控制,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荷调节主站,用于从电网调度中心获取负荷调节需求,并根据用户的设备运行情况下发到对应的用户;
通信网络单元,包括230MHz负控专线、电力光纤专网、公共通信网络三种通信通道;
负荷控制终端,包括负荷管理控制终端,用于电力负荷控制,并作为负荷调节主站与用户能效管理单元的信息交互媒介;
用户能效管理单元,用于用户用电控制的操作平台,包括与负荷调节主站信息交互;
所述负荷调节主站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管理工作站和采集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管理工作站和采集服务器之间通过电力光纤专网相互通信,并通过公共通信网络与负荷控制终端的负荷管理控制终端实现通信,所述负荷管理控制终端通过电力光纤专网与用户能效管理单元实现通信;所述用户能效管理单元一方面从负荷控制终端接入负荷调节主站下发的负荷调节指令和控制信号,另一方面通过负荷控制终端向负荷调节主站上传各用户的响应容量。
前述的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能效管理单元包括能效管理平台,所述能效管理平台通过电力光纤专网与各用户的负荷计量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获取各用户的响应容量,并将响应容量实时反馈给负荷调节主站,等待负荷调节主站下发负荷调节指令和控制信号;能效管理平台对各用户的可调负荷进行的配置管理和自动/手动控制状态切换。
前述的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用户的响应容量包括照明控制分路的可调容量、空调和新风系统的可调容量、可中断负荷的可调容量,所述照明控制分路的可调容量为照明控制分路的实时运行功率;所述空调和新风系统的可调容量为空调和新风系统的实时运行功率和配置最小功率的差值;所述可中断负荷的可调容量为可中断负荷的实时运行功率,若用户的可调负荷设置为非自动可控状态,则对应的可调容量为零。
前述的基于用户实时反馈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负荷管理控制终端通过230MHz负控专线与各用户可调负荷对应的轮空开关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时表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间断供电电路及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