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保湿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2824.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超;王耀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美得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K8/8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彭茜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保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保湿膜,尤指一种具有长效保水作用的皮肤保湿膜。
背景技术
保湿膜已经成为新世代女性常见的一种保养用品,其原理在于利用覆盖在皮肤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致使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皮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皮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同时保持皮肤的湿润,由于其这些对于皮肤保养的益处,因此广受女性的喜爱及使用。
而一般的保湿膜结构,皆含有水胶组成物的材质,而该水胶组成物为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的高分子交联结构,其水溶性高分子中引入一部分疏水基团而形成能遇水膨胀的交联聚合物,水胶组成物性质柔软并保持一定的形状并能吸收大量的水,因此凡是水溶性或亲水性高的高分子,透过一定的化学交联或物理交联,都可以形成水胶组成物,而这些高分子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或合成两大类,天然的亲水性高分子包括多糖类(淀粉、纤维素、海藻酸、透明质酸或壳聚糖等)及多肽类(胶原、聚L-赖氨酸或聚L-谷胺酸等),合成的亲水高分子包括聚乙烯醇等,因此不管是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皆为一种高吸水高保水材料,因此水胶组成物才会被广泛用在保养领域中。
然而,目前常见使用水胶组成物的保湿膜结构中,因其未设有防水散逸的机制,因此多数水胶组成物所含有的水份很容易直接挥发到空气中,造成保湿膜结构在短时间内自然干燥,丧失其保湿的作用,同时亦造成其它组成物无法顺利渗透到皮肤上,不但保养的效果不彰外,亦会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舒服;虽然后续的习知技术中于水胶组成物添加入负离子粉,使得水胶组成物上所含的水分子缩小,让水胶组成物上所含的水分子更能充分的渗透进皮肤当中,以使皮肤保有含水湿润的效果,但是此一作法仍是忽略了防水散逸的保护机制,其保湿效果仍是不足,成了保湿膜结构上的一大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保湿膜,利用由PU材质的薄膜构成其基底层,再于该渗出液吸收层内设置一定比例的水、丙烯酰胺(acrylamide)衍生物、丙烯酸酯类(acrylate copolymer)衍生物及甘油,以提升该保湿膜载体的保水性及缓释性,确保其保湿膜载体的使用时效。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系主要提供一种皮肤保湿膜,系主要包括一基底层,系由PU材质的薄膜所构成,致使该基底层具防水、透明与透气的作用,于该基底层的一面上系黏着一支持层,系由支持层系由具弹性、延展性的材质制成,该些材质可由高分子弹性布料纤维或碳纤维所制成,由于具有弹性与延展性,不仅可作为支持结构,同时亦可赋予所贴附皮肤良好的弹性与延展性,并可因应于具有角度的皮肤区域,最后,于该支持层的另一面上设有一渗出液吸收层,该渗出液吸收层系直接贴附于皮肤上,另,该渗出液吸收层系由一水胶组成物所组成,该水胶组成物的成份更包括水、丙烯酰胺(acrylamide)衍生物、丙烯酸酯类(acrylate copolymer)衍生物及甘油,且水的比例占其成份为40%~50%,该丙烯酰胺(acrylamide)衍生物系占其比例介于5%~10%为最佳状态,该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系占其比例介于5%~10%为最佳状态、甘油系占其比例介于15%~20%为最佳状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系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系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3a、系为本发明的实验数据图(一)。
图3b、系为本发明的实验数据图(二)。
图4a、系为本发明的另一实验数据图(一)。
图4b、系为本发明的另一实验数据图(二)。
图4c、系为本发明的另一实验数据图(三)。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保湿膜载体1
基底层10
支持层12
渗出液吸收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将本发明的内容配合图式来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美得生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美得生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粉碎结合生物酶生产丁桂温胃胶囊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用线束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