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眩晕症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0658.3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芬;董渭平;张淳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芬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眩晕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统称目眩,亦称眩晕。眩晕中有病情轻重的不同,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昏倒等症状。眩晕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多属肝、肾、脾的病变,尤与肝的关系密切。现代医学中的耳源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官能症等均能出现眩晕等症状。病因病机:肝阳上亢: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肝阳偏盛,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总之眩晕一证,以内伤为主,尤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最为常见。临床治疗上一般对症处理,但宜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精神、经济上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眩晕症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标本兼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眩晕症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清半夏为8~12%,山茱萸6~9%,大黄5~7%,夜交藤5~8%,夏枯草4~7%,橘红4~6%,茯神3~5%,菟丝子4~6%,旱莲草5~7%,女贞子3~5%,升麻4~6%,柴胡4~6%,枳实4~6%,葛根3~5%,蔓荆子3~6%,苍术4~6%,钩藤2~5%,桂枝4~6%,天南星5~7%,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疗眩晕症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清半夏、山茱萸、大黄、夜交藤、夏枯草、橘红、茯神、菟丝子、旱莲草、女贞子、升麻、柴胡、枳实、葛根、蔓荆子、苍术、钩藤、桂枝、天南星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清半夏9.9、山茱萸6.5、大黄6.2、夜交藤6.1、夏枯草5.5、橘红5.5、茯神3.3、菟丝子4.9、旱莲草5.5、女贞子3.4、升麻5.1、柴胡4.9、枳实5.1、葛根3.8、蔓荆子4.4、苍术5.1、钩藤3.2、桂枝5.5、天南星6.1。取上述19种原料总重量为181克,在室温下将19种中草药加水至800~1000ml,浸泡3~5分钟,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90~10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25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用于眩晕症的中药。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服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再巩固疗效服用1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芬,未经陈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
- 下一篇:多样式足底穴位按摩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