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9457.1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赵琪;赵梓媛;王松林;魏莉;王学敏;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安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382 | 分类号: | B41M5/382;B32B27/06;B32B27/36;B32B27/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刘秀珍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卡式 证件 防伪 转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膜,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
背景技术
证件防伪膜是在证件个人化后通过热压方式将光可变图像防伪信息层从PET条带上转移到证卡的表面,对证件个人信息起到防篡改、防变造作用的高端防伪产品。
目前,国际、国内的证卡防伪膜有两种系列,一种是转移型防伪膜,一种是贴合型防伪膜。但无论哪一种防伪膜都存在技术缺陷:
转移型防伪膜无法解决防伪信息层的耐磨与耐刮擦问题,导致证件耐用性较差;
贴合型防伪膜无法解决与证件卡面剥离的不可重复使用问题。
由于证件(尤其是法定证件)的表面材料通常为PET或PC,贴合型防伪膜的表面材料通常也为PET材料。而国内、国际尚无完全解决PET材料之间牢固粘接的粘接剂,PET材料之间的防伪信息层材料更成为层结构牢固度的难点。
为保证证件的防伪性与安全性,转移型防伪膜通常为首选方案,但通常只能以牺牲证件有效期为代价,给证件的发放、使用和保存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较大程度的提高了项目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证件防伪信息层的耐磨与耐刮擦问题、防止证件个人信息被篡改、同时保护现场制证的个人化可视信息的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其特征在于,前述防伪转移膜为复合层结构,从上至下主要由:PET基材、离型层、耐磨层、介质层、信息层和转移胶层组成;前述信息层为光栅结构成像层。
前述的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其特征在于,前述PET基材的厚度为15-18μm。
前述的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其特征在于,前述耐磨层为球形耐磨树脂保护层。
前述的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其特征在于,前述球形耐磨树脂保护层中添加有纳米级微金属颗粒。
前述的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其特征在于,前述转移胶层为热压式胶粘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证件防伪信息层的耐磨与耐刮擦问题、防止了证件个人信息被篡改,同时保护了现场制证的个人化可视信息,提高了证件整体的耐用性、防伪性和可操作性;本发明的防伪转移膜,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抗拉强度好,适应性强,光栅结构耐温耐压,保质期长;使用本发明的产品制证,操作简单,防伪能力强,证件整体性好、美观性强、耐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伪转移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PET基材,2-离型层,3-耐磨层,4-介质层,5-信息层,6-转移胶层,7-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发明的耐磨型卡式证件防伪转移膜,其为复合层结构,从上至下主要由:PET基材1、离型层2、耐磨层3、介质层4、信息层5和转移胶层6组成。其中,
1、PET基材1是防伪转移膜的主体支撑材料,用于承载所有材料信息,为各层材料的复合加工过程提供张力牵引和附着支撑,并为防伪转移膜热转移制证后提供排废牵引通道。
2、离型层2即粘合剂层,在高温状态且转移胶层6与卡体7粘接作用下,离型层2和PET基材1间产生拉力差,从而使得防伪转移膜的功能结构完整、光滑的脱离PET基材1。
3、耐磨层3即保护层,可提高信息层5的耐温、耐压、耐磨、耐高低温冲击、耐紫外线、耐划伤等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耐磨层3为球形耐磨树脂保护层,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耐磨树脂,耐磨树脂以球形微结构成单面平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并利用球形微结构的侧滑性减少了防伪信息划伤和磨损,同时由于证件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所以有效提高了证件防伪信息层5的耐温、耐压、耐磨、耐高低温冲击、耐紫外线、耐划伤等性能。
更为优选的是,球形耐磨树脂保护层中添加有纳米级微金属颗粒(未图示)。纳米级微金属颗粒能够提高耐磨树脂的硬度,对信息层5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4、信息层5为光栅结构成像层,携带有定位复杂光可变图像防伪信息,通过对可见光进行定向衍射、折射、分色、散射、会聚等再管理和分配,产生色彩斑斓的高亮度动态色彩变化和复杂多层次的图像变化,再现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并隐藏丰富的加密图文信息,使证件在炫目的光学变化中蕴含了一级、二级、三级的防伪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安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安防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9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 下一篇:一种减震垫及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