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张力辊张力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998.9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曹艳锁;雷旭辉;李亨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6 | 分类号: | B21B38/0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128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机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轧机中带材张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张力是冷连轧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机架间带材所承受的张力是连轧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基本条件之一,当冷连轧机的轧制过程处于稳态时,各参数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关系,但是如果两个机架间的带材张力发生微小变化,将导致本机架平衡状态的破坏,还可能使得整个连轧机组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因此,带材冷连轧机各机架之间需要设置张力检测和张力控制装置。
目前,对于上述连轧机的机架间速度匹配问题,主要是采用机架间加张力计的方式来解决。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张力计采集的反馈信号,同步机架间的速度,根据系统设定的带材张力,使其不至于把带材拉断,也不至于在机架间形成堆料。现有技术解决方式如图1所示,承装张力辊1的轴承座2与张力计11相连,通过张力计检测张力辊的张力。这种系统的关键点是张力测量用的张力计,性能比较好的主要是ABB公司的张力计,当带材9给张力辊1压力的时候,张力计11能检测该压力,确保压力值在要求的范围内。然而该产品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一旦出现故障,还不易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张力辊张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张力计价格昂贵、无法修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张力辊张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装张力辊的轴承座,轴承座与可沿着支撑导柱滑壁上下活动的导向块相连,导向块与伺服液压缸相连,伺服液压缸的下腔油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下腔油口处还设有液压锁。
所述液压锁是电磁液压锁。
所述伺服液压缸上还连有位移传感器。
轴承座与导向块通过螺栓相连。
一种张力辊张力测试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
(1)将张力辊两端放置在轴承座内,将轴承座和导向块连起来,将导向块与伺服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在伺服液压缸的下腔油口处设置压力传感器;
(2)带材穿带完成建张后,压力传感器检测伺服液压缸内压力的变化,并将该压力信息与设定张力值进行比较,当压力信息与设定张力值不同的时候,机架的速度进行调整,直至压力传感器反馈信息值与设定张力值相同。
优选的,伺服液压缸上还连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检测伺服液压缸的伸缩尺寸。
本发明采用伺服液压缸与张力辊的轴承座相连,并在液压伺服缸的下腔油口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当张力辊承受压力的时候,该压力通过伺服液压缸传递至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该压力并与设定张力比较,通过调整伺服液压缸的伸缩,调整带材的位置,进而控制机架间速度匹配。液压伺服缸和压力传感器的造价相对进口张力计价格较低、且可以重复使用,即使损坏也可以调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张力辊,2.轴承座,3.导向块,4.伺服液压缸,5.压力传感器,6.液压锁,7.位移传感器,8.下腔油口,9.带材,10.上腔油口,11.张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一种测试张力辊张力的装置,包括承装张力辊1的轴承座2,轴承座2与导向块3相连,导向块3与伺服液压缸4相连,伺服液压缸4的下腔油口8处设有压力传感器5。轴承座2与导向块3通过螺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