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电一体化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904.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接收机 自动 测试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电一体化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空管领域飞机航电一体化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飞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对测试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测试任务多,精度要求高,测试速度快等方面,而传统的指标测量采用的是多台仪器、仪表对被测设备的指标进行逐项测试,测试周期长、过程复杂、人工记录效率低,不能方便、快捷地实现记录的查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测试的效率和精度进度。
现有车间产品指标的测量是测试人员通过采用多台仪器、设备对被测设备逐一进行的手工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有以下缺点:
1.测试时间随着产品指标的复杂性而不断增加。
2.测量的数据依靠人工进行读取,使测量的精度不高。
3.测量的结果依靠人工进行记录,增加了劳动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4.数据的分析主要依靠人工对测量结果统计、逐一比对而后进行分析、评估的,准确性不高。
5.测量数据全是纸质的,不利于管理、检索和查阅。
因此,传统的人工测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要求,迫切需要采用自动测试系统来代替人工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周期短、过程简单的航电一体化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电一体化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包括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计算机相连的PCI-GPIB接口卡和接收机;还包括通过仪器内部GPIB接口卡与PCI-GPIB接口卡相连的测试仪;所述测试仪又与接收机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测试仪包括分别与接收机相连的频谱仪和射频信号源。
作为优选,所述射频信号源包括基准射频信号源、变频射频信号源和干扰射频信号源。
作为优选,所述仪器内部GPIB接口卡与PCI-GPIB接口卡之间通过GPIB总线线缆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GPIB总线包括16根信号线和8根地址回送线。
作为优选,所述16根信号线包括8根数据线、3根握手线和5根总线控制线。
基于上述航电一体化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具体方法为:包括模拟测试和数字测试两部分;通过VISA COM控制,实现对GPIB仪器的控制及数据的获取,获取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存储在Excel表格中方便后续管理和回放。
作为优选,所述模拟测试部分包括:对数放大测试、镜频抑制测试、中频抑制测试、增益控制特性测试、中频带外无用信号抑制测试和中频输出幅度测试。
作为优选,所述数字测试部分包括:BIT信息回传、状态回传和电子标签回传。
作为优选,每测试完一个数据后系统会执行相应的判断命令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具体分析和评估方法是:系统测试到一个参数以后和理论值相减得出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在指标要求范围内;如果差值数据超出范围,计算机在评估结果栏中显示不合格;如果差值数据在合格范围内,计算机在评估结果栏中显示合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解决了测试周期长、过程复杂的问题。通过对比测试,采用该系统测试速度为:5分钟/台;人工测试速度为:90分钟/台。自动测试系统将测试速度提高了17倍。基本涵盖了航电一体化接收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具有自动化、高效化、准确化的特点,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完善了航电一体化接收机数据存储和处理。
计算机从频谱仪的内部存储器读取数据,可以把测量的数据精度精确到0.0001位,而手动测试是测试人员从频谱仪的显示器上读取数据,精确只能达到0.01位,并且在读取0.1位数值的时候由于数据是跳变得,所以只能人工估读。
系统能自动启动excel办公软件,生成数据报表。在自动测试环节,测试完成后系统会将数据报表自动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完成测试的自动测试、自动保存。
增加了实时文件查询功能,只需要在软件控制界面中选择实验项目名称,输入机器编号,点击打开文件就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查询。
同时,该系统的建立,为后续产品的测试实现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根据所用仪器采用的通讯接口标准来进行接口转换,从而实现对仪器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