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25565.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辰;曹博凯;李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35/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诸如移动电脑、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家用电器以及移动用电设备的普及,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人们对电源插座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目前,人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满足电源插座需求:一是合理布置固定插座;二是使用带插头的移动插座对固定插座进行扩展使用。因此,从使用的角度看,一种合适的移动插座应该具有易携带、易扩展等特性。
现有的移动插座通常有两类。第一类移动插座的结构和取电方式为:在移动插座的外壳内装有插接电极的插接单元,在移动插座的外壳上还刚性地设置了一个与插接单元相应电极连接的插头,这类移动插座的取电方式是让插头插入其他带电插座上以实现与本移动插座的连接和取电。第二类移动插座的结构和取电方式为:移动插座的外壳内装有插接电极的插接单元,插接单元的电极与通过导线与设在移动插座的外壳外的远端插头的电极相连接,这类移动插座的取电方式是通过远端的插头与带电插座插接来实现本移动插座的取电。上述第一类移动插座存在扩展使用不便的缺点,尤其是如第一个移动插座从一个固定插座连接取电,第二个移动插座对从第一个移动插座连接取电等多个移动插座共同进行扩展使用时,插接在各插座插接孔上的插头容易在空间产生干涉;而上述第二类移动插座,由于存在一定长度的导线,使得携带有所不便,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工作时,过长的导线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和其他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插座,该插座可以解决现有移动插座携带和使用不够方便和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移动式插座包括有壳体和装在该壳体内的固定插座电极,所述壳体通过铰接轴连接有活动插头和活动插座;所述活动插头的插头电极与所述壳体内的固定插座电极和所述活动插座内的活动插座电极相互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插头的插头电极与所述固定插座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以及所述活动插座内的活动插座电极与所述固定插座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均通过所述铰接轴内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头、活动插座的连接可以是: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头连接的铰接轴是设在所述壳体一端,并向端头方向平行伸出的两块耳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座连接的铰接轴是设在所述壳体另一端,并向端头方向平行伸出的两块耳板的内侧面上;所述活动插头相对于插接电极的另一端端面为柱形面;所述活动插座相对于电极插口的另一端端面为柱形面。此外,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头、活动插座的连接还可以是: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头连接的铰接轴是设在所述活动插头向外平行伸出的两块耳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座连接的铰接轴是设在所述活动插座向外平行伸出的两块耳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头连接一端的端面为柱形面;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插座连接一端的端面为柱形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1.移动式插座的插板部的壳体与取电的活动插头之间采用机械连接,其插座电极与活动插头电极的导线隐藏设置,与导线外露的移动式插座相比简化了电源插座的结构,增强了电源插座的易携带性和安全性;
2.移动式插座的壳体与取电的活动插头之间采用可转动的铰轴连接,与导线外露的移动式插座在解决连接导线外露的问题时仍可保持具有导线外露的移动式插座的易扩展性,多个电源插座工作时,相互连接的两个电源插座能够相对于壳体作至少在上下90°之间的自由转动,避免了无导线外露的移动式插座各插孔上的插件在空间上相互干涉的问题;
3.移动式插座的壳体部分、活动插座部分和取电的活动插头部分可以采用模块化设置,可有效增强移动式插座的易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活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活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活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活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活动插头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5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具有竖直杂质分布的超级结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多层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