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5491.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得治;武华;武伟;吴其泽;许兵兵;张飞;李强;唐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奇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00 | 分类号: | C10C1/00;C10C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油 精炼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木焦油主要成分是木杂酚油,含烃类、酸类、酚类,是一种黑色或棕褐色粘稠油状体,有穿透性烟臭,味浓烈,有腐蚀性。微溶于水和环己烷,能与乙醇、乙醚、氯仿、冰醋酸、脂肪油、挥发油任意混合,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难溶于氨溶液。
木焦油主要来自机制木炭的生产,它是以木屑和废弃植物秸杆为原料,将原料粉碎、筛分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的原料通过制棒机制成原料棒,然后再放在炭窑中烧制成成品炭。在整个机制木炭的产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气,也称做制炭废气。过去这些废气都是直接排空,也就是说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制炭过程排放的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气体,还含有大量的木醋液和木焦油。木焦油加工后可获得杂酚油、抗聚剂、浮选起泡剂,木沥青等产品,多用于医药、合成橡胶、冶金、造船和油漆工业,对植物有助生长的功效和极佳的杀虫效果,因而也用作化工医药原料及植物营养调节生长素。因此,对木焦油的有效合理利用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一种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将木焦油转换为生物燃油和木沥青,实现木焦油的有益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焦油与溶剂按重量比为5-15:1制成混合溶液;
(2)减压蒸馏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先升温至100-110℃接着继续加热到140-150℃,90-110mmHg压力下减压蒸馏20-60min,收集气相组分;
(3)气相组分送冷凝器冷凝得到冷凝液,冷凝温度为20-30℃;
(4)粉末状活性炭充分混合到步骤(3)的冷凝液中,吸附有害成分多核芳烃化合物;
(5)过滤步骤(4)处理后的冷凝液,收集滤液。
步骤(1)所述溶剂为丙二醇或者丁二醇;
所述的步骤(2)减压蒸馏混合溶液过程和步骤(4)活性炭吸附过程需不断搅拌,搅拌速度分别为400-800r/min,400-600r/min;
所述步骤(3)气相组分通过螺旋状冷凝管冷凝,冷凝管上方喷淋水。
所述步骤(4)的活性炭过325目筛处理,粒径大小为44μm,比表面积为800-1000m2/g;
所述步骤(4)活性炭的用量为冷凝液的1-5%;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木焦油经过精炼提纯方法操作简便,对木焦油的下一步产品开发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焦油与1,2-丙二醇按重量比为5:1混合;
(2)减压蒸馏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先升温至100℃接着继续加热到145℃,90mmHg压力下减压蒸馏20min,收集气相组分, 蒸馏过程不断搅拌,搅拌速度为800 r/min;
(3)气相组分送冷凝器冷凝得到冷凝液,冷凝温度为30℃;
(4)粉末状活性炭充分混合到步骤(3)的冷凝液中,并不断搅拌,搅拌速度为400 r/min,吸附有害成分多核芳烃化合物,活性炭用量为冷凝液量的5%;
(5)过滤步骤(4)处理后的冷凝液,收集滤液。
实施例2
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焦油与1,3-丁二醇按重量比为10:1混合;
(2)减压蒸馏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先升温至105℃接着继续加热到140℃,100mmHg压力下减压蒸馏60min,收集气相组分,蒸馏过程不断搅拌,搅拌速度为400 r/min;
(3)气相组分送冷凝器冷凝得到冷凝液,冷凝温度为25℃;
(4)粉末状活性炭充分混合到步骤(3)的冷凝液中,并不断搅拌,搅拌速度为600 r/min,吸附有害成分多核芳烃化合物,活性炭用量为冷凝液量的3%;
(5)过滤步骤(4)处理后的冷凝液,收集滤液。
实施例3
木焦油的精炼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焦油与1,3-丙二醇按重量比为15:1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奇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奇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5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数据传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