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5348.2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诚;袁卫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5/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过硬 夹层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桩基础工程,尤其涉及建筑施工的桩基础工程中的一种适用于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是一种预制的工程桩,主要用于用于桩基工程来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现在常用的主要是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桩径常用的主要是400mm、500mm、600mm,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一种基桩。
目前,在进行管桩施工时,如果碰到硬夹层(例如卵石层、强风化层和遇水软化的中风化岩层等),会造成施工难度变大,甚至破坏管桩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管桩压入地基土层;
S2、当管桩碰到硬夹层时,停止压管桩;
S3、采用钻头钻穿硬夹层至软夹层;
S4、对钻头钻出的软夹层、硬夹层部分的孔进行注浆处理;
S5、待浆液硬化后,继续将管桩压入至设计深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S6、在管桩底部进行注浆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为:采用钻岩设备进行引孔,以钻穿硬夹层至软夹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为: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对钻头钻出的软夹层、硬夹层部分的孔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的三重管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条件为:水压力为35-40MPa,风压为2-3MP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为:在完成步骤S4之后的10个小时之内,将管桩压入至设计深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为:当管桩碰到硬夹层时,停止压管桩,并对管桩底部进行注浆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优化了管桩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需要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降低了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难度,提高了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当管桩施工碰到硬夹层时的示意图;
图2为采用钻岩设备引孔,钻穿硬夹层至软夹层的措施图;
图3为引孔后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处理的示意图;
图4为硬夹层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处理后效果图;
图5为硬夹层高压旋喷注浆处理后,管桩继续施工至设计深度,并对管桩底部进行注浆处理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号为:素填土101;粘土102;全风化层103;硬夹层104;强风化层105;管桩1;钻岩设备2;浆体3、4;三重管高压旋喷桩5;钻杆51;喷嘴52;喷射浆体53。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穿过硬夹层的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管桩1压入地基土层,管桩1依次压入素填土101、粘土102、全风化层103;
S2、当管桩1碰到硬夹层104时,停止压管桩1;
S3、采用钻头钻穿硬夹层104至软夹层(例如全风化层103);
S4、对钻头钻出的软夹层、硬夹层104部分的孔进行注浆处理;
S5、待浆液硬化形成浆体3后,继续将管桩1压入至设计深度;
S6、在管桩1底部进行注浆处理形成浆体4。
如图1至图5所示,步骤S3优选为:采用钻岩设备2进行引孔,以钻穿硬夹层104至软夹层。
如图1至图5所示,步骤S4为: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5对钻岩设备2钻出的软夹层、硬夹层104部分的孔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处理,如图3所示,三重管高压旋喷桩5包括钻杆51和喷嘴52,通过喷嘴52形成喷射浆体53,以填充钻岩设备2钻出的软夹层、硬夹层104部分的孔,形成浆体3,对硬夹层104进行保护处理。
如图1至图5所示,步骤S4中的三重管高压旋喷桩5的施工条件为:水压力为35-40MPa,风压为2-3MPa。
如图1至图5所示,步骤S5为:在完成步骤S4之后的10个小时之内,将管桩1压入至设计深度,优选的设计深度位于强风化层105上。
如图1至图5所示,步骤S2为:当管桩1碰到硬夹层104时,停止压管桩1,并对管桩1底部进行注浆处理,以保护管桩1的底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5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