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塑复合板用高强粘结树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22583.4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3740300A 公开(公告)日: 2014-04-23
发明(设计)人: 毕宏海;储江顺;陈明波;程安顺;程启山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J123/06 分类号: C09J123/06;C09J123/08;C09J11/06;C09J1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508 上海市松***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板 高强 粘结 树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塑复合板专用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塑板又叫铝塑复合板,上世纪60年代由德国的阿卢辛根公司(ALUDINGEN)最先研制生产,后经过荷兰富克航空公司(FORKEN)与美国铝业公司(ALOCA)的改进,90年代后,生产质量逐步稳定,达到了较高水平,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工艺已比较完善。目前国外较大的生产公司有:德国Alusingen公司、美国Reynolds集团公司、日本三菱公司。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中国大陆,铝塑板行业短短10年时间在中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短短几年光景,我国一蹴成为全球使用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年产量约为5亿多平方米,产值近400亿元人民币。

铝塑复合板属于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是以经化学处理的涂装铝板为表层材料,用聚乙烯塑料为芯材,在专用铝塑板生产设备上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铝塑复合板的结构是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上下层为高纯度铝合金板,中间为无毒低密度聚乙烯(PE)芯板,其正面还粘贴一层保护膜。对于室外,铝塑板正面涂覆氟碳树脂(PVDF)涂层,对于室内,其正面可采用非氟碳树脂涂层。铝塑复合板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决定其广泛用途,它可以用于大楼外墙、帷幕墙板、旧楼改造翻新、室内墙壁及天花板装修、广告招牌、展示台架、净化防尘工程。

由于铝塑板是由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材料(金属和非金属)组成,它既保留了原组成材料(金属铝、非金属聚乙烯塑料)的主要特性,又克服了原组材料的不足,进而获得了众多优异的材料性质,如豪华性、艳丽多彩的装饰性、耐候、耐蚀、耐创击、防火、防潮、隔音、隔热、抗震性;质轻、易加工成型、易搬运安装等特性,这些特点为铝塑板开阔了广阔的运用前景。

本公司的专利201010619128.8,提供了一种铝塑复合板用粘接树脂,以重量%计算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丙烯酸接枝物或乙烯-甲基丙烯酸接枝物25-35,增粘树脂35-45,黏度调节剂20-40,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5-10,抗氧化剂0.1-0.5。但是粘结力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以往粘合树脂在树脂和金属之间的粘结力问题,提供一种铝塑复合板专用粘合树脂。

一种铝塑复合板专用粘合树脂,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份:

聚烯烃            100

乙烯基喹啉       0.1-5

引发剂           0.01-1

增粘树脂         50-90

粘度调节剂       50-70

所述的聚烯烃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接枝物或共聚物。

优选熔融指数在0.1-20g/10min之间的聚烯烃。更优选1-4g/10min的聚烯烃。

所述的乙烯基喹啉选自2-乙烯基喹啉、2-苯乙烯基喹啉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塑复合板专用粘合树脂,还包括含碳碳双键酸酐,用于接枝聚乙烯。以100重量份聚烯烃为基准,所述的烯酸酐用量为0.1-5重量份。

所述的碳碳双键酸酐选自顺丁烯二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2,3-二甲基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降冰片烯二酸酐。

为了提高粘合树脂的初粘强度、软化点等性能,添加适量的增粘树脂。所选用的增粘树脂是氢化石油树脂、萜烯树脂、萜酚树脂、氢化松香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氢化石油树脂或氢化松香松香。要求增粘树脂的环球软化点大于100℃,软化区间小于10℃。以100重量份聚烯烃为基准,所述的增粘树脂为50-90重量份。

为了提高粘合树脂的流动性、浸润性,并且保证较狭窄的软化区间,要添加适量的黏度调节剂。所选用的黏度调节剂是聚酰胺蜡、聚乙烯蜡、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聚酰胺蜡。要求蜡的分子量在2000-3000之间,密度在0.9-0.95g/cm3之间,针入度(25℃,10-1mm)小于3。环球软化点大于100℃,软化区间小于10℃。以100重量份聚烯烃为基准,所述的其用量范围优选50-70重量份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