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纤维与天然木皮混合编织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1561.6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景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2 | 分类号: | D04C1/02;B32B9/04;B32B21/00;B32B21/08;B32B27/02;B32B27/04;B32B27/12;B32B17/02;B32B17/06;B32B17/12;B32B5/22;B32B3/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纤维 天然 混合 编织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化学纤维与天然木皮混合编织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化学纤维与天然木皮复合构成的复合纤维材料(1)相互编制而成,所述的复合纤维材料(1)由天然木皮表面层与预浸有树脂的化学纤维底层复合后编制而成或者由预浸有树脂的玻璃纤维表面层与天然木皮底层复合后编制而成。
2.一种化学纤维与天然木皮混合编织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化学纤维与天然木皮构成的复合纤维材料(1)与化学纤维(2)编制而成,所述的复合纤维材料(1)由天然木皮表面层与预浸有树脂的化学纤维底层复合后编制而成或者由预浸有树脂的玻璃纤维表面层与天然木皮底层复合后编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纤维与天然木皮混合编织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或玻璃纤维。
4.一种电器外壳用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制成的上表面层(3)和位于上表面层(3)下方的化学纤维层(4)和位于化学纤维层(4)下方的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制成的下表面层(5),所述的化学纤维层(4)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或玻璃纤维层。
5.一种家具建材用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制成的上表面层(6)和上表面层(6)下方的夹芯层(7)和位于夹芯层(7)下方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下表面层(8),所述的夹芯层(7)由泡沫夹心、蜂窝夹心或轻木夹心制成。
6.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外壳用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取化学纤维预浸树脂,然后在预浸树脂的化学纤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复合一层天然木皮,然后通过辊压复合的方法得到复合纤维材料(1);
b、取步骤a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材料(1)相互编制得到编织布,或者将步骤a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材料(1)与化学纤维(2)编制得到编织布;
c、取步骤b制备得到的编织布,相互叠加铺层,中间放入化学纤维层(4),在成型模具中涂上脱模剂,然后放入成型模具中,加温到80~200℃,加压到5~25mpa,固化成型;
d、脱模,得到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外壳用的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辊压复合工艺为:在预浸有树脂的化学纤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复合一层天然木皮后通过牵引机,1~3m/s速度下牵引通过辊压复合,然后收卷至纸管;所述的树脂和纤维的体积比20~80:80~20。
8.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具建材用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取化学纤维预浸树脂,然后在预浸树脂的化学纤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复合一层天然木皮,然后通过辊压复合的方法得到复合纤维材料(1);
b、取步骤a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材料(1)相互编制得到编织布,或者将步骤a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材料(1)与化学纤维(2)编制得到编织布;
c、取步骤b制备得到的编织布,相互叠加铺层,中间放入由泡沫夹心、蜂窝夹心或轻木夹心制成的夹芯层(7),在成型模具中涂上脱模剂,然后放入成型模具中,加温到80~200℃,加压到5~25mpa,固化成型;
d、脱模,得到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具建材用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辊压复合工艺为:在预浸有树脂的化学纤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复合一层天然木皮后通过牵引机,1~3m/s速度下牵引通过辊压复合,然后收卷至纸管;所述的树脂和纤维的体积比20~80:80~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具建材用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或玻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15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快速施工工法及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控的叠加式双向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