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表的一体化模块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7187.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陵智能电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表 一体化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表领域,涉及智能电表的模块盒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智能电表的一体化模块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升级改造,原有的复费率电表已无法满足智能化的需求。目前智能电表的用户端需要通过各种功能来实现与总机的数据通讯,这些功能包括使用载波通讯、微功率无线通讯或是GPRS通讯,为了便于管理与维护升级,智能电表设计时就考虑了模块化的应用,把远程通讯功能独立出来,一体化装配,并实现与智能电表母体的快速对接。
一体化模块盒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盒、导光柱和下盒。上盒与下盒均为模具注塑加工成型,上盒及下盒一般设计为一出四模,导光柱因体积较小,一般设计为一出八模,导光柱后道需要压入模块盒上盒进行装配,然后将通讯模块PCB主板放入上盒的内部,再将下盒扣好,最后用螺丝打好紧固。
原有的上盒主体两侧的抓取凹槽深度较低,手指只能伸入一小部分,不便于操作人员抓取;原有模块盒内部导光柱仅仅靠自身表面与上盒的内壁紧配,可靠性不易保证,配合略松,运输震动后就可能脱落,配合过紧,则上盒的孔壁容易裂开;同时现有的模块盒不存在卡扣,下盒盖好后由四颗ST2.5规格螺丝进行紧固,不但人工工时及材料成本耗费较多,且定位不可靠,第一颗螺丝打入后,内部PBC板易随之偏斜,影响后续模块整体尺寸稳定性;原有模块盒下盒底部方孔四周筋位偏低,对PCB板排针无保护作用,在大批量生产中,容易碰撞造成pin脚歪斜。
综合以上分析,现有的模块盒结构有以下几点不足:
1、上盒两侧凹槽不便于抓取,影响安装人员效率;
2、内部导光柱与上盒配合工艺不佳,易引起松脱或开裂;
3、下盒及PCB板固定全部靠螺钉,人工工时及材料成本耗费较多,且定位不可靠;
4、下盒底部方孔四周筋位偏低,对PCB板排针无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生产且可靠性高的用于智能电表的一体化模块盒产品,以解决现有模块盒产品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电表的一体化模块盒,包括上盒、下盒和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在所述上盒的内部,所述上盒的外表面开设有抓取凹槽;所述导光柱的两侧设置有紧固凸台;所述上盒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下盒的顶部对应于所述限位凹槽处设置有薄筋,所述下盒的顶部的侧边对应于所述限位卡扣设置有卡扣凹槽和台阶;所述上盒的内部还设置有定位柱和固定柱,所述下盒的内部对应于所述定位柱和固定柱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和固定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设置有中空孔,所述中空孔的孔径与所述定位柱的孔径大小相一致;所述下盒的底部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与固定柱的数量分别为2个,所述定位柱和固定柱分别以对角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上盒的内部的四周角落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的底部还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为长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长方形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设置有加高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与下盒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聚碳酸酯中含有10%的玻纤。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的材质为高透光性聚碳酸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的:
1、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有便于手指抓取的抓取凹槽,且抓取凹槽的顶部设置有一定尺寸的凸起,可有效防止操作人员抓取时的产品滑落现象。
2、导光柱与上盒的内部紧密配合,并由两侧的紧固凸台再次加强紧固,即使运输颠簸也不会松脱。
3、上盒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扣,用于装配时预限位,还可起到一定紧固作用。
4、下盒的内部对应PCB板定位的2个定位凸台的内部设计有中空孔,上盒PCB板定位柱高出部分可插入定位凸台的中空孔,对PCB板可靠定位。
5、下盒的底部设计有两个长方形通孔,用于PCB板上的两组排针引出,方孔四周设置有加高凸筋,对外露的排针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整个模块盒插入智能电表上时起到导向作用。
6、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模块盒整体设计简洁大方,是一种可靠性号,生产效率高的智能电能表用一体化模块盒,能够很好满足智能电表对功能模块一体化及互换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盒的抓取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陵智能电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陵智能电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编码及其解码的方法
- 下一篇:节能减排微粒洗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