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裤版裁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3138.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H3/00 | 分类号: | A4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裁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裁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裤版裁剪方法。
背景技术
裤装的基型版是裁剪各式裤款的基础样板,裤装基型版需由裤长、上档长、中档长、臀围、腰围、中档围、脚口宽等尺寸构成。在裤装裁剪中,臀围的尺寸合体、侧缝的线条贴体,及裆缝的平整是衡量一条裤版的重要指标,而影响这一重要指标的因素往往是由于裤装后片的裆缝部位与侧缝部位没有处理好。现在普遍的裤后片裁剪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基于后臀围宽线与后挺缝线的2/1处确定后裆斜线,由后裆斜线上起翘点定后腰围宽,再根据腰围大小画后片上裆处的外侧缝,然后根据后脚口尺寸、后中档尺寸以后挺缝线为中心平均分配两侧绘制外侧缝与内缝;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后臀围线上取一定的夹角角度确定后裆斜线,一般按15∶3的角度画后裆斜线。由后裆斜线上起翘点定后腰围宽,再根据腰围大小画后片上裆处的外侧缝,然后根据后脚口尺寸、后中档尺寸以挺缝线为中心平均分配两侧绘制外侧缝与内缝。以上两种方法均是以后裆线推出后侧缝,这种方法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合理,但在实际的服装制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形:1、按现在的裤版制版方法制图前后侧缝弧度不一致,容易造成臀围线所在侧缝处起包现象,需要进过反复多次修改;2、上档与中档的界定的方法在制作偏紧身裤型时容易出现猫须;3、按现在裤版型制作的裤型在后裤片臀围下容易出现多布现象。因此,根据后臀围与后挺缝线的关系,或取后臀围线的夹角来确定后裆缝,很难保证裤版的前后侧缝弧度一致、裆缝平整、臀部合体,且操作复杂,不便于初学者掌握,不便灵活掌握及工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裤版裁剪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裤版裁剪方法容易造成臀围线所在侧缝处起包,后裤片臀围下容易出现多布且裁剪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测量人体的裤长、腰围、臀围、脚口宽,确定腰头宽;
第二、确定裤长、上裆长、臀围高、中档长、臀围宽、腰围宽、小裆宽、脚口宽的长度与宽度的控制点;
第三、用直线和曲线连接各部位控制点,确定裤基型前片的裁剪线;
第四、将前片置于布料之上,在前片的基础上裁剪后片,套用前片上平线、下平线、侧缝线、上档线、中档线;
第五、取前片的小窿门宽点与前腰围宽点连接成一条斜线,此线为后裆斜线,并延长后档斜线2cm定位后腰中心线,与前片侧缝腰宽点相连为后腰口线;
第六、后落裆取前上裆线低落1cm,延长后档斜线与后落裆使之相交的一点为后落档基点,由此点绘制后横裆,后横档宽H/10-2.5cm;
第七、在前裤片内裆缝基础上加放3cm为后裤片的内裆缝,用圆滑曲线连接后裆大点到后档斜线,用圆滑曲线连接大裆宽点与中裆大点为后片下裆弧线,中档大点至脚口大点以直线连接,侧缝线沿用前侧片侧缝,确定裤基型前片的裁剪曲线;
第八、按照以上裁剪曲线进行裁剪,得到最终裤版。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还在于:第二步中,上裆长可以按坐立姿势测量腰围(W)线至臀围(H)的垂直距离,也可直接按H/4臀围计算上档长、取上档长的1/3为臀高线、臀高至脚口的1/2提高4-6cm为中档大点,前臀围宽取H/4-1cm,前裆宽取H/20-1cm,由侧缝点起量前腰围宽W/4+2cm,定前中心点,取前裆宽与前臀围宽的1/2为挺缝线,挺缝线将脚口宽度尺寸(FW-1.5cm)平均分配,前下档的宽度取(FW-1.5cm+1cm),平均分配前挺缝线两侧。第三步中用直线和曲线连接各部位控制点,确定裤基型前片的裁剪线方法为用直线连接前中心点与臀围大点为前中心线,用圆顺曲线连接侧缝腰围大点与臀围高点至中裆大点,用圆滑曲线连接小裆宽点与前中心线为前裆弧线,用圆滑曲线连接小裆宽点与中裆大点为下裆弧线,中档大点至脚口大点以直线连接,确定裤基型前片的裁剪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会造成臀围线所在侧缝处起包、后裤片臀围下出现多布现象且裁剪方法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裤装的裁剪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裤装基型版中前裤片裁剪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裤装基型版中后裤片裁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为:
第一、测量人体的裤长、腰围、臀围、大腿围、脚口宽,确定腰头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锯齿状表面的防滑支撑踏板
- 下一篇:消防车车顶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