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3064.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余成新;秦觅;彭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线防护装置,特别涉及X射线检查的射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患者进行身体局部X射线检查时,患者的非检查部位暴露于X射线辐射环境中,为了保护非检查部位现在一般采用铅皮直接覆盖在患者身上,会造成患者不舒服,特别是做非头颈部检查时,眼晶体及甲状腺对X射线尤为敏感,采用铅皮直接覆盖,患者会感觉到呼吸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射线检查时,能有效保护非检查部分免受射线辐射,特别是能保护患者非头颈部检查时的眼晶体和甲状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包括骨架、防护皮,所述防护皮固定在骨架上;所述防护皮材质为铅皮;所述骨架的材质为木头和/或碳纤维。
进一步讲,防护皮包括由多条铅皮条通过固定绳连接组成的内层、及包裹在所述内层外的布层。
进一步讲,骨架呈倒U形。
进一步讲,骨架包括多个倒U型支架,支架二端分别活动固定在二个滑槽上、并能在滑槽上滑动,支架上设有连接孔,防护皮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能插入连接孔。
进一步讲,防护装置还包括腔体,腔体表面设有条形开口、其内设多组弧形活动槽,所述骨架包括多个呈弧形滑块,滑块对应二侧活动固定在一组弧形活动槽中,滑块通过条形开口能滑出腔体,在腔体外滑块开口向下。
还可以,滑块由二个能伸缩的弧形杆、及连接所述弧形杆的连杆组成,伸缩所述弧形杆滑块表面积能增加或减少。
还可以,防护皮对应二边的边缘为圆筒形,圆筒形套在弧形杆上。
进一步讲,骨架为多根直杆,直杆一端被固定在平面上,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能固定防护皮。
本发明优点在于,使用以上结构,患者检查时,用骨架将非检查部位盖住,并将防护皮固定在骨架上,即可实现对非检查部位的保护,防护皮与患者不接触,使患者感觉更舒适,骨架的材质为木头和/碳纤维可以大幅度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弧形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防护皮优选方案示意图。
图中:骨架1、防护皮2、铅皮条3、布层4、支架5、滑槽6、连接孔7、固定杆8、腔体9、条形开口10、弧形活动槽11、滑块12、弧形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包括骨架1、防护皮2,骨架1呈倒U形,防护皮2固定在骨架1的二个或三个侧面、顶部,防护皮2材质为铅皮;骨架1的材质为木头和/或碳纤维;使用时,直接将射线防护装置罩在平躺于检查床的患者头颈部、胸部、手部、腿部即可,无需额外固定;
优选的,未覆盖防护皮2的侧面可采用门帘式结构或柔性封闭结构,以适应不同人群,以保护头部为例,当射线防护装置放置于头部时,不同的人因年龄、性别、体型的因原,头颈部的大小会不同,采用门帘式结构或柔性封闭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如图2中,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包括骨架1、防护皮2,骨架1包括多个倒U型支架5,支架5二端分别活动固定在二根滑槽6上、并能在滑槽6上滑动,支架5上设有连接孔7,防护皮2固定在骨架1,防护皮2材质为铅皮,骨架1的材质为木头和/或碳纤维,防护皮上2上设有固定杆8,固定杆8能插入连接孔7;
使用时,将二根滑槽6固定在检查床二侧,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再拉动支架5,使支架5滑动到非检查部位,然后再将防护皮2的固定杆8能插入支架5的连接孔7,用防护皮2覆盖住非检查部位即可。
如图3、4、5所示,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包括骨架1、防护皮2、腔体9,腔体9表面设有条形开口10、其内设多组弧形活动槽11,骨架1包括多个呈弧形滑块12,滑块12对应二侧活动固定在一组弧形活动槽11中,滑块12由二个能伸缩的弧形杆13、及连接所述弧形杆13的连杆组成;防护皮2包括由多条铅皮条3通过固定绳连接组成内层、及包裹在所述内层外的布层4;防护皮2对应二边的边缘为圆筒形,圆筒形套在弧形杆13上,伸缩所述弧形杆13防护皮2跟着伸缩、使滑块12表面积能增加或减少,滑块12通过条形开口10能滑出腔体,在腔体9外滑块12开口向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未经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普外科腹部超声诊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CT性能检测用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