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1007.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人;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环模 生物 颗粒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双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机。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中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7亿吨左右,列世界之首。由于这些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量的焚烧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秸秆的固化成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颗粒成型机采用环状成型模孔,具有稳定性高、能耗较低等优点,是现应用较为广泛的秸秆固化成型主流设备之一;专利号为:201210455418.2、专利号为:ZL200720158058.4、专利号为:ZL200710114897.0和专利号为:ZL 200810022426.1的发明专利提出了新的环模颗粒成型机结构,也解决了制粒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上述发明专利公开的环模颗粒成型机均具有产量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的缺点,并不适合商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双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机,该发明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更重要的是生产率高、能耗低、工作效率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机,包括颗粒成型机本体、动力系统和进料装置;所述颗粒成型机本体包括环模组、压辊组和与动力系统相连的压辊驱动机构;所述环模组由内层环模和外层环模组成,所述内层环模和外层环模上均设有制粒孔;所述压辊组设置在内、外层环模之间并与内、外层环模配合;所述压辊驱动机构位于压辊组和内层环模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辊组由1~4个压辊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辊组有两个压辊组成,所述两个压辊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辊组有三个压辊组成,所述三个压辊呈120°三叉形式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辊组有四个压辊组成,所述四个压辊上下、左右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层环模和外层环模同心同轴设置,高度相等;内层环模直径为外层环模直径的1/3~1/2,内层环模开孔率为外层环模开孔率的1/2,内层环模外表面和外层环模内表面设置有上下边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辊卡装在内层环模上下边沿和外层环模上下边沿之间,并与内、外层环模上下边沿高度相等,所述压辊与内层环模外表面和外层环模内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内、外层环模上方,原料通过进料装置中的进料斗落入内、外层环模之间,进行制粒成型,颗粒从外层环模外表面制粒孔和内层环模内表面制粒孔向外挤出。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辊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压辊中心的偏心轴、位于内层环模中心的主轴及连接偏心轴和主轴的连接板;所述压辊安装在内、外两层环模之间,并与内层环模外表面和外层环模内表面相对应,所述压辊可绕偏心轴自转;所述连接板中心开孔并与主轴连接,主轴下端与动力系统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所述主轴下端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发明采用从内外层环模上方进料的方式,然后压辊把原料从环模制粒孔挤出而成颗粒;传统的颗粒成型机,压辊仅与一层环模进行挤压成型,造成功耗的浪费,而且产量较低;本发明将压辊设置在内外双层环模之间,压辊在转动时,能够确保压辊同时与内外双层环模进行挤压成型,这种制粒方法在原先的基础上能耗并不增加多少,但产量要增大一倍,相同产量情况下,比传统的工艺方法减少50-60%的吨燃料能耗;对于不同的原料,本发明的双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机吨燃料能耗为25-35kw.h/t,而传统工艺颗粒成型机吨燃料能耗为50-65kw.h/t,可见,本发明双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机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模辊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机器磨损也大大减小,总成本降低很多。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粒原理图;
图3为单压辊制粒原理图;
图4为两压辊制粒原理图;
图5为四压辊制粒原理图;
图6为折线形锥形制粒孔示意图;
图7为凸形制粒孔示意图;
图8为凹形制粒孔示意图;
图9为折线形锥形制粒示意图;
图10为方形轮齿压辊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